2014.03.10 中国教育报 任友群
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对自身教育体系的反思和对世界教育的关注,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基于学习的教育创新。对学习和学习者的聚焦和研究,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强劲潮流。
近代以来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后期对人的心理的系统探究。百余年来,我们渐次获得了对于学习的多重理解,比如学习是行为的强化、是信息的加工、是认知结构的转变、是知识的建构、是社会协商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不少学者提出,教育实践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多体现在工业文明时代以班级授课、讲解灌输为主的教育传统与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建构和社会协商为主的学习方式之间的不适应。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对学习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导致了学习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新兴的学习科学认为,一个人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建构和理解新知识的;好的教学方法本质上是给学习者创造机会去建构知识;理解专家和专长知识,教学应帮助新学习者不断逼近专家的思维;学习者需要知道所学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学习会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等等。
新兴的学习科学认为,“学习者”是一个含义深刻且广阔的概念。从广义上看,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应是学习者,学习成为人的生存方式。同理,企业、政党、团体,乃至全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必须成为学习者。对学习与知识的关注,将社会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创造与拥有知识的人。从狭义上看,学习者主要指各种教育机构中的学生,但学习者不是一个学生固有的身份。只有那些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基于自己的经验进行意义和身份的双重建构的学生才是学习者。显然,学习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是不同的概念。
新兴的学习科学认为,教师也是学习者。由于学生的成长变化、知识的淘汰更新,以及教学理念、方法及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历程。教师需要知晓自己的教学可能对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应,也即教师要学习和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因此在实施教师教育时,学习科学既是必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内在的行动依据。
新兴的学习科学认为,全球教学变革已经呈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愿景。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社会性、真实性和情境性,是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学习科学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已成为各专业领域改善培训并提升人力绩效的基本出发点,也正在成为学校情境中实现课程与教学创新的基本目标。设计教学系统就是设计学习环境,即设计一个将知识、学习者、学习情境、学习工具与技术和评价方式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系统。
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还并未真正启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改革。一方面,教育传统长期把注意力聚焦于教,将教与学视为因果关系,而对学习者和学习发生机制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在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植入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上准备也不够充分。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积极支持学习科学的研究,使得对学习和学习者的研究以及学习技术的开发有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从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方面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复杂知识与技能习得的研究,对信息技术在人的思维与行动模式上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等等。
这些进展令人欣喜,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分析,如果把全体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都包括在内,国际国内对学习科学的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是否已经充分?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既要睁眼看世界,又要亲身到一线;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照单全收,更不要陷入无谓争论。最好的办法是以开放和参与的心态,与国际同行和一线师生真诚合作、共同探索。未来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