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改革开放:党的伟大觉醒与伟大创造

    发布时间:2013-01-22 点击次数:
            常修泽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22日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广东考察时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这是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历程得出的重大结论,深刻阐明了这次伟大觉醒的深远意义,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改革开放使命指明了方向。
     
      伟大觉醒
     
      改革开放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这次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开启了党进一步走向新的觉醒的进程。30多年来,正是在“摸着石头”、“杀开血路”的过程中,在“惊涛骇浪”、“风险考验”的磨砺中,我们党逐步更加自觉、更加清醒、更加成熟。
     
      这一伟大觉醒,首先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觉醒。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思想理论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声。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振聋发聩地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自那以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一次次重大思想观点的突破,一个个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体现着我们党思想理论上的创新,汇聚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思想理论上的觉醒正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的最根本的觉醒。
     
      这一伟大觉醒,是党对强国之路的觉醒。正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自那以后,改革开放从艰难起步到深入推进、从历史性突破到新的历史阶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着强大动力;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深化。在这个探索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这一伟大觉醒,是党对发展目标与航向的觉醒。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改革开放的征程,有坦途有辉煌,也有风波有曲折,在国际国内的危机四伏、风云变幻中,成功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向,殊为不易!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排除各种干扰,始终强调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到逐步形成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邓小平同志尖锐指出“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到江泽民同志鲜明强调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开放的目标不断明确、清晰,航向不断校正、坚定。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做了集中概括,强调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是这一觉醒,才始终引领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是党领导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
     
      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前景更加清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能凝聚当今中国各种社会力量。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胜利实现了我们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在21世纪前半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完成两个相互衔接的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能扫清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马克思在阐述未来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时明确指出,新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最深刻的表现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30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民生显著改善,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着物质条件。与此同时,风起云涌的农村改革使农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发展,两亿多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新社会阶层出现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更是促进了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各个领域一代新人迅速崛起,他们自信、热情、坦率、开放,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中国的希望和未来。这是改革开放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信念更加坚定。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苏东剧变之后,西方学者提出了历史终结的命题。现在20多年过去了,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没有被“终结”,而且日益蓬勃发展。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上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到5000多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中国不仅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而且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是对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新的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现在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利益集团受到了削弱,一些新的利益集团和新的利益固化格局又在产生和形成;一些旧的体制机制还未深入改革,同时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些体制机制自身也面临着进一步改革。面对艰难险阻,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着力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一定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