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 红旗文稿 2009年第22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发展模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以德、日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就是新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亦被称为新美国模式,因为这种模式的特点在美国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美国历史上有着自由放任的传统,有着功效强大的市场机制,也有着政府为企业和公司提供的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宏观经济政策。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在思想渊源上,崇尚自由主义和充分的竞争;在资源配置上,主张所有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在决策机制上,以企业分散决策为主要形式,政府决策被限定在最小范围;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实行董事会制和股东制,管理者主要是经理人。这种模式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股票和证券市场的作用很大,它们的波动对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有29个州修正了公司法。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不仅仅为几个大股东服务,而且要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而劳动者、债权人和社区是另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经理人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这样就使得公司的持股人越来越多,结果是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在美国法人机构持股的比重甚至高达70%,债券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急剧膨胀,从而降低了银行在分配信贷方面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股市。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尔贝尔认为,该种模式的资本主义都是建立在这种价值取向上的,这种价值取向无疑适应了资本无限扩张的需要。
但是,新自由主义模式是不可模仿的,因为这种发展模式完全是建立在得天独厚的基础之上的。除了美国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外,美国没有经受过战争的重创,而且两次世界大战都为美国提供了发财的机会。美国还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的能源储量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的储藏量非常丰富。美国还有货币的优势。美元是国际交换的参照货币,是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储备的主要货币。所以,美国是依靠金钱(包括他自己的和别国的钱)来进行统治的。
这种模式的弊端最明显地表现为巨额的贸易赤字。1971年,美国第一次出现贸易赤字约15亿美元, 1982年增加到380亿美元,1987年达到1520亿美元。进入90年代,贸易赤字始终停留在1000亿美元以上。此后更是只涨不降。而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暴露出该种模式的根本缺陷。尽管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明显,这场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而金融危机大爆发所造成的恶劣现象,也惊醒了一些坚持认为西方经济体系完美无缺的经济学家,他们开始质疑西方金融体系和根本制度的优越性。
2.“莱茵模式”
“莱茵模式”也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处于莱茵河流经的地域,所以有此称谓。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它包含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强调经济的活力应该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市场应该享有最大的运转自由;二是同时强调市场不能独自支配整个社会生活。它要受到社会需要的平衡和制约,也就是国家要发挥保障作用。这种模式认为,竞争和自由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必须保护和支持这种自由竞争,但这种保护不是自由放任的,而是积极的,因为政府要保护的竞争是平等的竞争。这种模式强调公平。这种公平主要表现为共同参与决定制度的保障和实施,它允许雇员进入最高决策机构与雇主一起参与企业大政方针的决定,工会的作用十分显著。
在“莱茵模式”资本主义国家中,强调不仅要在正常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权力方面体现出公正、公平,还要让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遭遇到意外困难的人们在生活上有保障,让他们感到安全。因此,在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社会保障事业缓和了劳资矛盾,也调动了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
3.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渊源是社会民主党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它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首先,强调民主社会主义的基础是“自由、平等、团结、民主和劳动”。其次,主张要以较温和的方式,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改良主义的政策主张,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再次,主张“经济民主”,也就是要改变经济大权集中在私人手中的状况,强调使每个人都能影响生产的方向和分配。最后是主张通过税收和社会政策对产品和收入实行再分配,以发展福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有机会享受到福利待遇。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瑞典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将这两项政策巧妙结合起来,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瑞典模式”。瑞典社会福利的特点是把对社会全体公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公民的权利,实行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将人的一生全包下来,并对各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立法保证。
上个世纪60年代,瑞典经济处于上升期,社会民主党的福利建设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然而,这个“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体系逐渐使国家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以前,瑞典经济基本处于上升态势,国家可以靠提高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但当经济遇到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这个到处充满着风险的世界中,维持这样的高福利越来越困难。因此,该种模式亦处于不断改革之中。
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
与上述几种模式相比,中国30多年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制度设计都有与各种资本主义模式根本不同的特点。从政治上看,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有效执政,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经济上看,它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从社会文化方面看,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带动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从对外方面看,它推动的是和谐世界的构建。
西方学者在谈及“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时,大多是忽视或刻意回避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很显然,他们不愿意承认中国模式的成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事实上,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本的原因是在坚持主权独立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国情,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经验;而不是先颠覆自己的制度,然后移植其他国家的制度。在中国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3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制度设计角度讲,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采用西方“三权分立”和“两院制”的政治制度模式,除去由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的决定因素外,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要从制度上克服西方“三权分立”的局限性,创立真正由最广大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体制。
某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实行了所谓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则在于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程度不够,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比重过大,政府干预和社会调节过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不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当继续减少和取消政府干预和社会调节,对国有企业实行彻底的私有化,进一步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并逐步引入西方式的宪政体制为自由市场的作用奠定政治和法律基础。实际上,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都表明,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政治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样,都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历史为什么要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充分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同时,也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外政治环境相适应,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是简单排斥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国外民主建设的有益经验,相反,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就是因为这一制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够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及时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努力探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种新形式、新机制。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研究和汲取别国的经验,更要珍视自己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模式要在与世界其他模式的比较借鉴中前行
中国模式最成功之处在于其独创性,但是这种独创性并不是封闭于世界之外的闭门造车,实际上,它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始终注意借鉴其他发展模式的经验,始终注意吸取其他发展模式的教训。
改革开放后,中国更是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如美国模式、德日模式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研究,从中汲取了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对后发国家的经验进行了研究,比如从东亚模式中学习了很多东西。实际上,中国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学习和融合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过程。学习,而后探索自主的发展模式,这是中国模式成功的经验之一。
苏东剧变以后,我们更是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我们在反思苏联模式失败教训的同时,除了注意吸取其不能与时俱进的僵化失误外,并没有全盘否定该模式的历史作用。
当然,中国模式之所以需要在与世界其他模式的比较借鉴中前行,这也缘于中国模式还只是处于初创阶段,它本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可以更简单地总结的话,就是两个字“创新”,这是中国模式进一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