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化学化工学院在仙林校区举办了第六期“导师来了2.0”系列讲座,主题为“‘量子点’——点亮自己,照亮世界”。本次活动邀请了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量子点领域专家王元元主讲,从解读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到介绍量子点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30余名本、硕、博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王元元深入浅出地从诺奖获得者的贡献、量子点简介、量子点应用与相关研究、未来机遇与挑战四个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沿量子点的最新研究。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刚刚出炉的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在量子点发现与合成领域的贡献,同时介绍了量子点研究过程中,其他在量子点合成与理论研究方面同样十分优秀的杰出科学家和这些科学明星背后的故事。随后,他从专业角度简述了什么是量子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导致其量子效应产生的机理,详细讲解了量子限域效应产生的原因。随后用视频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诺奖贡献热注射法合成量子点的过程。在谈到应用方面,他先通过具体的数据表明其优良的光学性质,随后重点介绍了量子点在显示器应用中的演变历程及背后的进步之处,过程中科普了显示器发展的很多相关知识,并引入了他本人课题组在显示屏制造过程中光蚀刻技术的创新性贡献。之后,王元元还简述了量子点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与生物标记等领域的广阔应用。最后,他还简单提及了量子点当下仍然存在的一些缺陷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随后的交流互动环节,有同学结合自身课题组合成碳量子点的课题请教王他与传统量子点的差异,还有同学就当前量子点镉的毒性问题进行了提问,王元元都进行了详尽的回答。他还诚挚邀请同学们加入相关的研究,最后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量子点有了更为科学、完整的认识了解,对相关科技前沿的兴趣也被大大激发。
此次活动是化院“导师来了2.0”系列讲座的第六期讲座,也是化院“摩尔行动”光谱计划本学期的第五场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师生零距离交流,实现育人队伍下沉“三室一厅”,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