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新生"南雍下午茶"第五期在鼓楼校区赛珍珠楼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7000cm威尼斯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秉文书院院长周宪教授与秉文书院15位2022级新生展开交流。活动由37000cm威尼斯出版社副总编辑、艺术学院教授祁林主持。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施佳欢、秉文书院学生事务中心全体人员、新生学院育教中心相关教师共同参与。
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施佳欢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新生"南雍下午茶"迎来了首位文科大咖,同时,也是首次走进赛珍珠纪念馆,希望同学们在37000cm威尼斯鼓楼校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在"大先生"的引领下,凝聚学校认同、融入学校文化、树立远大志向。
周宪教授首先回应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当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人文学科的意义是否发生改变?周宪教授结合自己使用ChatGPT的亲身体验指出,ChatGPT在知识归纳和整合上远远胜过人类,它使我们的传统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引发了全球普遍关注的技术哲学伦理问题,而人文学科研究者更应对数字技术文明保持清醒、独立的认识,回应技术的挑战。自然科学发展是否存在边界?人工智能的伦理底线何在?这些都是身处数字媒介时代的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美育课程是如今37000cm威尼斯新生必修的通识课。作为美学研究的专家,周宪教授回应了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疑惑:美育课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有什么作用?周宪教授指出,在人文专业学习的学生,一定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艺术不仅能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带来灵感,更对人格的全面性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内卷"已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而美育所提倡的"价值理性"能够帮助人们从无意识、机械化和功利性的生活中超脱出来,真正做到"向美而生"。人在社会施加的束缚中应如何自处?人生如何更加富有"美"的意味?我院的美育课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扇通往美学的门,期待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当被问及在书院制背景下,学生将如何在不同人文学科专业中进行选择、学习时,周宪教授从"广博"与"聚焦"的关系出发,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周宪教授鼓励同学们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的平台与资源,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应在广阔视野和学术焦点之间寻找平衡,选择与自己兴趣点契合的问题深耕下去。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周宪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多与老师交流,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向老师请教;要学会精读与略读,带着问题与批判性思维去读书;要读原典,也要会阅读二级文献与三级文献;要做好读书笔记,如摘录时注明出处、提炼书中的观点等等。
听完周宪教授的精彩讲座之后,在场的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人文学者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面临西方挑战,中国的人文学者应当如何构建学术话语?"周宪教授肯定了同学们这些问题的价值,指出人文学者应与技术方面的学者多交流,在了解技术的前提下思考、批判技术问题;应熟知中外理论,在"知彼"的前提下"知己";应关注现实问题,不要将自己拘于书斋之中。而在被问到"课堂之外如何接受有效的美育"时,周宪教授则鼓励大家多多接触艺术创作者,在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领域多写评论。
在周宪教授与同学们热烈的交流中,"南雍下午茶"活动渐近尾声。周宪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美学研究领域里重要的七本书。首先是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前者以书信的形式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美学基本问题,对今天的研究者仍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后者描述了中国审美观念的发展历史,借助旧材料生发新观点,极富思想性。接着,周宪教授连用两个"非常精彩"来形容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帮助同学们走近这位文风飘逸洒脱的美学大家。而《美在意象》一书由周宪教授的导师叶朗先生写就,其中不乏深刻的思想与精彩的表述。最后,周宪教授推荐了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盖特雷恩的《与艺术相伴I:认识艺术》与Thames & Hudson的Gateways to Art。《艺术的故事》是全球艺术史中最为流行的一本书,作者从艺术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艺术史加以研究与阐述;《与艺术相伴I:认识艺术》与Thames & Hudson的Gateways to Art都是美国艺术基础概论教材,同学们可以择一阅读。
最后,周宪教授借王夫之的"学愈博则思愈远"手写《致新生》表达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勉励同学们做会学习、会思考的当代人文学科研究者。同学们纷纷表示,周宪教授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自己受益匪浅。今后更要珍惜在校时光,读万卷书,立鸿鹄志,成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