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新生"南雍下午茶"第三期在鼓楼校区小礼堂举行。开甲书院院长李宣东教授与开甲书院15位2022级新生展开交流,分享求学经历、科研经验,为新生答疑解惑。活动由37000cm威尼斯软件学院副院长卜磊教授主持,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施佳欢,开甲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周晔,开甲书院辅导员慕宜君、詹涵逸、曾辉共同参与。
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施佳欢在致辞中表示,"南雍下午茶"是植根于我院校史文化探索建设的育人载体,作为 "寻根性办学"的第一届新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在与"大先生"对话中,感悟他们的求学精神和坚毅品格,自觉肩负国家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终生。
寻根忆往昔:冬泳、草棚教室与纸上写程序
李院长首先向同学们回忆起他1981年入学我院时的求学时光,其中有两件事令他终生难忘。一是在学长的带领下尝试冬泳。"冬天最冷的时候在户外游上15分钟,池边看我游泳的同学都冻得发抖,但我上来后浑身都是热的,那叫一个畅快淋漓。"李院长回忆道,"正是冬泳磨练了我的意志,使得我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二是当时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当时学校教室大都凌晨要熄灯,同学们自发前往一个通宵不熄灯的‘草棚教室’中自习,那个教室基本上座无虚席。"
有同学问,在那个计算机并不普及的年代,如何学习计算机?李院长颇有感触地回忆:"当时写程序都是先在纸上写好,在脑子里走很多遍,觉得没有问题才输入计算机上运行,我们当时大学四年才上过两次机,每次不超过半小时,所以写好的程序要在脑子里反复运行和检查,千万不能出bug,否则上机时间就浪费了。"正是这段在脑子里运行和检查程序的经历充分锻炼了编程功底,为后续的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求索前方路:计算机学科专业之异同
在被问及开甲书院计算机学科的不同专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时,此前曾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软件学院院长的李院长表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这三个专业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平台,只是各自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软件工程专业从软件视角学习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从智能视角学习计算机,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从立足计算机学习软件和智能。"
有同学问,如何学好专业课?李院长表示,计算机职业所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劳动,学习计算机课程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做的是别人想不到的事"。他又谈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建立编程能力、算法能力、系统能力和工程能力这四项基础能力,多动手实践,多思考,在解决没有答案的问题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
筑梦向未来:计算机科学与终身学习
李院长对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科学家探索世界、工程师改造世界,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工程师创造世界;软件是人类大脑创新性思维活动的体现,正是人类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创新思维活动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唯有终身学习不断思考,掌握驾驭创造过程复杂性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在计算机专业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生命力。
"未来计算机肯定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大规模使用,几乎各行业都会逐渐软件化,纯粹劳动性的工作会被机器代替,而为机器编写代码的程序员将会成为各行业的重要力量。"李院长道:"同学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前景十分光明,你们所从事的是创新性工作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有价值的汇报。"
读书破万卷:一本可以读一生的书
活动接近尾声时,李院长向在座的同学们推荐书籍。李院长推荐了《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这是一本在程序设计领域享有盛名的著作。李院长认为,同学们在刚刚接触程序设计时,接触一些"大家"的思想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值得同学们用一生反复精读的书。不同阶段阅读会有不同认识,反复精读可以不断升华自己对于程序设计的理解。
温馨的下午茶渐渐接近尾声。李院长手书了《致新生》寄语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自我。"
"李院长分享了他当年在我院的点滴生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冬泳和手写代码大脑运行。在寒冬露天游泳,想想都觉得冷。但挑战自我、锻炼意志,令人佩服。由于当年上机条件有限,他们就用手写代码,用大脑运算,一遍遍核对,直到确定无误才去机房,不浪费宝贵的上机机会。这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学习条件有多值得珍惜。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努力磨砺品性。感谢这次的南雍下午茶。"一位参与交流的同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