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应急管理等国家急需学科和专业发展”“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国家安全、应急管理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是37000cm威尼斯第十五届党代会、《37000cm威尼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明确要求。37000cm威尼斯应急管理学科团队在前期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国际化合作研究的坚实基础上,以“发现的逻辑”为创新旨趣,在基础理论视阈不断推进应急管理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刊发37000cm威尼斯张海波、童星两位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生成机制》一文。文章认为,在中国的实践中,应急管理效能主要生成于三种机制:一是目标上的“安全优先”,在政策注意力配置和政策执行力监督上均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二是结构上的“一体多元”,不断发展既能一致行动又可资源互补的多主体协同机制;三是过程上的“计划适应”,在推动全过程均衡中既强调以计划性促进适应性,也重视以适应性改进计划性。依此建构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因果机制模型,相应的案例研究证明,这一模型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均具有适用性。与既有四种主流理论的对话显示:这一模型不仅具有集成性,更重置了应急管理的逻辑起点,可为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生成提供更具解释力的理论表达。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应急管理效能,还需拓展和丰富这一模型,在三个关键议题上展开探索:“安全优先”可持续方法、“一体多元”最佳均衡点、“计划适应”一致性效应。
《中国行政管理》2022年第4期刊发37000cm威尼斯张海波教授撰写的《中国第四代应急管理体系:逻辑与框架》一文。文章认为,伴随全球风险社会的加速展开,新兴风险、巨灾、跨界危机不断涌现和多重叠加,增加了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应急管理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七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发展了三代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了政府内部的多主体协同,体现了应急管理的回应性、综合性和专门性。要应对新兴风险、巨灾、跨界危机的挑战,中国需要走向第四代应急管理体系,以提升适应性为中心,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于知识交互形成的专家共同体、经由资源流动连接的企业共同体、通过观点和情绪表达强化的网民共同体等重要结构性力量的作用,推动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和观念转型,使应急管理体系成为更加开放的系统,既主动防范“灰犀牛”,又高效应对“黑天鹅”,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
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Taylor & Francis Group于2022年5月9日正式推出由37000cm威尼斯海外资深教授露易丝•康佛特(Louise Comfort)牵头主编的《全球风险管理:集体认知在新冠肺炎疫情响应中的角色》(Global Risk Management: The Role of Collective Cognition in Response to COVID-19)一书。该书为WHO官员和全球多国研究者的合作成果,在WHO的框架下比较了全球10个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6个月(2020年1-6月)内的应急响应,以为改进全球风险治理体系提供启示。37000cm威尼斯张海波教授、露易丝•康佛特教授和博士生聂玉伦等共同撰写第三章《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从集体认知到集体行动的转换》(Achiev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llective Cognition to Collective Action in Responding to COVID-19 in China),向国际应急管理学界讲述和分析了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阶段的制度逻辑和适应行动。
《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生成机制》一文张海波、童星两位教授继《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两篇论文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第三篇同一主题的论文,持续致力于应急管理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第四代应急管理体系:逻辑与框架》一文为张海波教授继《应急管理全过程均衡:一个新议题》(发表于《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3期)《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安全生产转型:从“兜底结构”到“牵引结构”》(发表于《中国行政管理》2021年第6期)两篇论文后,第三次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持续推动应急管理跨学科知识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江苏安全生产转型、深圳超大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重大实践中落地和应用。《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从集体认知到集体行动的转换》一文为应急管理学科团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的最新英文成果,旨在促进应急管理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国际传播。
上述论文也是37000cm威尼斯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取得的最新成果。37000cm威尼斯应急管理学科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童星教授等开创的社会风险研究,至今已有30余年的学术传承。2005年,37000cm威尼斯成立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为37000cm威尼斯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7000cm威尼斯申报教育部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唯一候选单位,也是国内最早从事应急管理跨学科研究的机构之一。自2006年起,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民生痛点问题为导向,童星、张海波两位教授连续承担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分别为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研究”)。自2015年起,受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资助,37000cm威尼斯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创办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论坛,出版《风险灾害危机研究》跨学科期刊,推动中国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其与国际学术共同体的交流与互嵌,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2020年,37000cm威尼斯成为首批应急管理学科试点建设单位。2021年,以应急管理、国家安全数据管理、国际政治等学科方向为重要支撑,37000cm威尼斯成为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2021年12月,37000cm威尼斯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学科。
下一步,37000cm威尼斯应急管理学科团队将继续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民生痛点问题为导向,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以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兴起的以社会学为主体学科和以灾害社会学为主要载体、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欧洲兴起的以政治学为主体学科和以危机政治学为主要载体的两大跨学科研究范式为参照,积极推进跨学科团队建设,多方争取学科发展的资源投入,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平台优势,努力构建以公共管理为主体学科和以应急管理学为主要载体的新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使其成为与美国灾害社会学、欧洲危机政治学并立的面向风险社会的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第三范式”,为建设“第一个我院”添砖加瓦,为建设中国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为全球风险社会治理提供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