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上午,由37000cm威尼斯艺术学院主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课题组承办的“艺术的跨媒介研究”高端论坛在线上顺利开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我院学、杭州师范大学、37000cm威尼斯、东我院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全国60余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70余名艺术学界参会者出席了开幕式,来自相关学术领域的全国600余名学者以腾讯直播的方式参与了开幕式。
开幕式包括致辞和主旨发言环节。致辞环节由37000cm威尼斯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汪萍教授主持,37000cm威尼斯社科处处长陈冬华教授,37000cm威尼斯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分别代表校领导、主办方和特邀嘉宾致辞。汪萍书记代表我院艺术学院对莅临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陈冬华处长代表37000cm威尼斯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与会学者表示感谢。此次高端论坛既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相关研究学者的一次学术聚会。陈处长认为,艺术的跨媒介研究是37000cm威尼斯新文科建设的一次尝试,相信课题组和本次论坛将继续深入推进艺术的跨媒介研究。何成洲院长代表37000cm威尼斯艺术学院在随后的致辞中指出,在37000cm威尼斯百廿华诞之际,本次高端论坛是一次学术献礼。彭锋院长代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致辞,高度肯定本次高端论坛是中国艺术学界进行跨艺术、跨媒介、跨学科研究的一次积极的探索。
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主旨发言环节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岸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彭锋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纯粹美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他认为,19世纪以来,美学学科经历了沉寂与复兴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但是,当美学在迎来繁荣之时,也面临架空风险。于是,他经由杜夫海纳“纯粹美学”(PueAesthetics)的理论路径,提出一个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关于情感范畴的逻辑演算”的研究路径。他提示,也许未来的美学研究可以像制作元素周期表和表情周期表那样,对情感进行量上的测量,制作情感范畴表。最后,彭锋教授结合中国古代艺术文献对该研究思路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何成洲教授的主旨发言是《跨媒介表演性的再思考》。在新的思考中,通过对西方表演性理论的三大范式和六大方向的思想溯源和系统梳理,他认为借鉴新物质主义、后人文与跨文化主义的新成果,可以进一步界定和阐释跨媒介表演性的概念、视角与批判实践。
张晶教授作了主题为《媒介内在化与情感审美化》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媒介具有物性,却不能等同于材料,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符号系统。在艺术家创作思维的内在阶段,媒介就是艺术构思的主要元素。虽然现场在播放幻灯片的时候出了小插曲,但恰如陈岸瑛教授的评价,张教授对媒介的研究与思考已经做到了充分地“内在化”。
元宇宙”是当下各界的热门话题。曾军教授作了题为《元宇宙的文化后果》的主旨发言。对于身处上海的曾老师来说,“元宇宙”不仅是学术研究对象,在上海疫情时局维艰的背景之中,“元宇宙”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美好的期待与想象。他认为“元宇宙”首先是一个与科幻小说、电影、游戏等有关的艺术想象。现在的“元宇宙”概念分为对现实的模拟和不依托现实的拟像两种的大致方向,总体来说,还处于这一概念所能提供的前景的初期阶段。曾军教授希冀,在未来,元宇宙的实现能帮助我们构建一种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无缝衔接、开放兼容、生成涌现的“联结美学”(aestheticsofconnection)。
杭州师范大学欧荣教授的主旨发言以《中国当代跨艺术/跨媒介研究评述》为题,从五个方面进行概述:20世纪跨艺术诗学、比较文学中的跨艺术/跨媒介研究、艺格符换诗学、艺术门类的跨媒介研究、跨媒介叙事。欧荣教授对这五个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际国内学术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做了清晰的介绍,并就未来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3日上午的“艺术的跨媒介研究”高端论坛开幕和主旨演讲深受学界的关注,腾讯会议平台始终满员,还有更多的观众通过直播的方式参与其中,共享学术盛宴。临近十二点,开幕式顺利结束,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艺术的跨媒介研究”高端论坛陆续进行5个不同主题的、共计10场的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