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结项鉴定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09-29 点击次数: 作者:文学院 来源:张鑫龙

    2021年9月26日上午,由37000cm威尼斯文学院程章灿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结项鉴定会,通过“线上会议”和“线下出席”相结合的形式顺利召开。

    会议开幕式和第一阶段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汪桥红副主任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詹福瑞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杜泽逊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所陈广宏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刘玉才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锷教授等五位校外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37000cm威尼斯社科处刘颖副处长、37000cm威尼斯文学院刘重喜书记、37000cm威尼斯出版社金鑫荣社长以及项目组成员赵益教授、于溯副教授、巩本栋教授、俞士玲教授、徐雁平教授、张宗友副教授、程章灿教授、金程宇教授及许勇博士等出席。   

    刘颖副处长、刘重喜书记和金鑫荣社长相继致辞,他们对项目组成员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对本项目予以高度肯定,认为无论是理论观念还是个案研究方面,本项目都立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西学术文化资源博观约取,解决学界最前沿的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会议第二阶段是项目鉴定,由专家组组长詹福瑞教授主持。

    首先,项目首席专家程章灿教授对自2010年项目正式批准以来的课题组工作、课题组组织、课题成果最终结构以及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特色进行汇报。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重大项目立项之后,课题研究团队殚精竭虑,对项目进行系统规划,对课题的内涵、意义、价值及研究方法达成充分的共识。项目组通过举办开题报告会、专题讲习班、专题工作坊,开设专栏、出版专刊,邀请国内外同行作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尽可能开阔视野,在发掘、利用固有的学术资源基础上,借鉴外来的学术方法与观念,最终凝结为总计400万字的十卷本《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具体分卷如下:

    第一卷: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赵益教授撰)

    第二卷:早期经典的形成与文化自觉(徐兴无教授撰)

    第三卷:中古时期的历史文献与知识传播(于溯副教授撰)

    第四卷:宋代的文献编纂与文化变革(巩本栋教授撰)

    第五卷:明代书籍生产与文化(俞士玲教授撰)

    第六卷: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徐雁平教授撰)

    第七卷:治乱交替中的文献传承(张宗友副教授撰)

    第八卷:作为物质文化的石刻文献(程章灿教授撰)

    第九卷:汉籍东传与东亚汉文化圈(金程宇教授撰)

    第十卷: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研究文献辑要(程章灿教授、许勇博士撰)

    项目前期成果包括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十卷本《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综合利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视野宏通,研探深入:在“文献”的层面,采取包括传统校雠学、目录学、版本学、编纂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如第四卷较多采用编纂学的研究视角,第七卷则较多采用目录学的视角。在“文化”的层面,结合文化人类学及当代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如新文化史、物质文化研究、接受学、传播学等,旨在更好地揭示古代文献的文化内涵,如第八卷较为集中地使用了物质文化研究的视角,第九卷结合了目录学与传播学的方法。在“历史”的层面,既从技术史和经济史角度,也从社会史、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视角进行多方面的观照,如第六卷使用了技术史的视角,第一卷和第二卷则较多学术史和思想史的视角,第三卷和第五卷的社会史视角比较突出。

    随后,五位鉴定专家先后对项目进行评议。

    杜泽逊教授认为,项目组以文献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献,材料丰富,充分吸收海内外学界现有成果,同时挖掘出很多新资料。在统一体例、统一构思下形成十部高质量的专著,在国家重大项目成果当中,这是不多见的、体大思精的优秀成果。同时,杜教授对第五卷《明代书籍生产与文化》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陈广宏教授指出,这个项目凝聚了极为专业的团队力量,将古代文献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来做文化视角的阐释,解决了重大的理论问题,拓展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希望成果最终出版的时候,能在充分照顾各个作者的个性以及他们对所承担的历史阶段特殊问题的理解之外,项目每一卷之间加强融贯、呼应,以更好地体现项目成果的整体性。

    刘玉才教授认为,十卷本《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充分挖掘了传统文献的文化史意义,是能体现以程章灿教授为首的37000cm威尼斯学术团队“十年磨一剑”精诚合作、沉潜涵泳的重大成果。该成果致力于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服务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项目开创了古代文献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在学术理念、研究方法、文献发掘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突破了既有研究相互割裂的格局,首次构建起文献文化史的论述体系。

    王锷教授认为,十卷本的《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研究视野极为开阔,是通专结合的优秀成果,它扩展了古代文史研究者的关注面,并且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的优秀成果。同时鉴于各卷绪论或有或无,他建议每卷统一都设绪论,将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以及研究思路讲述清楚,更便学者参考。

    詹福瑞教授认为,项目通过文献来阐释文化传统,真正将文献理解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来探究文献的发生、文献的意义,改变了对文献的既有认识和观念。在学术思路上,将文献和文化视为一个整体,将二者融通观照,从实证的角度来阐释文化,又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文献,带动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在特色方面,项目以历史为线索,突出中国古代文献的阶段性和形态多样性,动态把握其历史进程,特别重视中国古代文献外传对东亚汉文化圈形成的意义,从而确立文献作为中国文化史重要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五位鉴定专家一致认定,十卷本《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的全部研究是建立在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突出了中国古代文献的民族文化特色及其文化贡献。它开拓了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在文献发掘、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众多创新,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研究人才,充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队伍力量。“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项目团队高质量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在文献文化史理论建构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是优秀的重大研究成果。

    最后,鉴定专家组组长詹福瑞教授代表鉴定专家组对37000cm威尼斯项目团队表示祝贺,并宣布鉴定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