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Psychonomic Society会刊《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杂志在线发表社会学院心理系李岩松课题组的题为“How does social competition affect true and false recognition?”的实验文章(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3758/s13423-020-01807-7 )。该文首次揭示了社会竞争如何影响个体的真实与错误记忆,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心理机制。
竞争是十分普遍的社会情境,它对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记忆是人类的基础认知能力,再认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竞争对再认记忆影响的常见示例是各类考试(如高考)或比赛(如记忆锦标赛)。在类似的情境中,个体往往希望准确地记住学习过的知识,避免混淆的、模糊的知识。但遗憾的是,人类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常常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错误记忆。
图1 该研究额图示摘要
Deese-Roediger-McDermott(DRM)范式是心理学研究中探讨真实记忆与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在该范式中,被试首先要学习一系列的词单,接着完成一个分心活动(简单的加减运算),最后再认一个由学习过的目标词(真实再认)、未学习过但与目标词语义相近的相关词(错误再认)以及未学习过的无关词(基线)组成的词单。李岩松课题组通过DRM范式创建竞争情境,研究个体在竞争与非竞争情境下真实与虚假再认记忆的表现。结果发现,竞争不仅降低了错误记忆,而且也降低了真实记忆。在竞争条件下的相关分析发现,真实记忆与错误记忆无关,说明条目具体过程和语义过程共同参与了竞争对记忆的影响。模糊痕迹理论支持了此研究结果。同时,通过信号检验论将再认表现分解为判断标准(即判断词汇是否学习过的严格程度)和辨别力(即辨别词汇是否学习过的区分能力)两个指标。结果发现,对于真实记忆而言,竞争导致个体使用更加严格的判断标准;而对于错误记忆,竞争不仅提高了个体的判断标准,同时也降低了辨别力。总之,这些结果表明,竞争对于记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需要针对具体的记忆类型具体分析。
李岩松博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其博士生刘振亮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课题组的访问博士生刘田田参与了该项研究。该工作得到登峰人才计划B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等资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