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7000cm威尼斯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李朝升教授课题组在H2O2分子的光活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了非均相反应体系中H2O2分子活化的中间物种,并提出加速H2O2分子活化的催化剂设计策略,为H2O2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思路。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化学路线的需求下,过氧化氢作为环境友好的反应物,在绿色化学合成、环境净化如:尼龙单体的合成、芬顿等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到其相对高的活化能和低的反应动力学的限制,H2O2在工业反应中的应用效率低,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深入研究H2O2的活化机制,进而提高催化反应速率和H2O2的应用效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重要的是,H2O2分解产生活性物种的路径仍然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认为,H2O2的分解是以*HO-OH(TS)作为中间态(公式1)。然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它的分解是以*H-OOH(TS)为中间态(公式2)。对于这两种活化机制,众说纷纭。区分这两条路径的核心是有无*OOH中间物种产生。但这些中间物种的生存时间极短,主要存在于固液界面,难以追踪和检测,因此难以获得实验证据。
*H2O2→*HO-OH(TS)→*OH→•OH (1)
*H2O2→*H-OOH(TS)→*OOH→•OH (2)
图1. 原位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拉曼振动模拟和可能的反应机制。
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该研究团队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技术引入,以非均相Fenton-like反应为模型进行深入的H2O2分子活化机理研究(图1)。SHINERS可以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信号强度提高几个数量级。结合同位素标记和理论模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证实了在SHINERS图谱中632 cm−1处的振动峰归属于Fe-OOH物种的Fe-O伸缩振动。这也证实*OOH关键中间物种的构建,表明以H-OOH(TS)为中间态的路径(公式2)的存在。研究团队进一步提出通过Ti掺杂改性催化剂,加速对H2O2分子的光活化。Ti改性后的催化剂,局部电荷发生变化,使得电子从催化剂向*OOH物种的转移更加容易进行,局部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其表面上*OOH的O-O键更容易断裂形成•OH。研究团队对改性的催化剂进行系列实验表征(图2),发现Ti改性引起Fe原子所在的平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偏移,发生表面弛豫。表面弛豫使得催化反应动力学速率得到了数倍的提升,并在多种条件下催化剂均表现出稳定的反应能力。
图2.催化剂的XPS、XAFS表征和DOS计算。
相关成果以“Revealing *OOH key intermediates and regulating H2O2 photoactivation by surface relaxation of Fenton-like catalysts”为题,于8月29日发表在《PNAS》期刊上。37000cm威尼斯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李朝升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2019级直博生徐晓明为第一作者。该项成果得到了邹志刚院士、郝玉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春城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此外,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7000cm威尼斯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对该研究也给予了重要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5562119
DOI:10.1073/pnas.220556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