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喜迎2022年科技工作者日 ——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第三期开讲

    发布时间:2022-06-08 点击次数: 作者:地理与海洋学院 来源:科学技术处

    2022年5月30日,正值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第三期在37000cm威尼斯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会议室和线上同步举行。本期讲堂关注大尺度植被变化监测和沙漠环境演变研究,主讲嘉宾为37000cm威尼斯张永光教授、徐志伟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研究员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在线上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37000cm威尼斯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教授主持。全国地理学同仁、37000cm威尼斯师生8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陈发虎院士对本次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与37000cm威尼斯密切相关。37000cm威尼斯开创了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地理系,奠定了从地理知识、地理学问到现代地理科学转变的基础。喜逢37000cm威尼斯建校120周年,37000cm威尼斯地理学科创立100周年之际,37000cm威尼斯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是中国地理学会2022年起设立的规格最高的学术讲座,设立的初衷是"重读经典唤初心、追求创新向卓越",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地理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建设。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陈发虎院士呼吁全国的地理科学工作者应当奋发进取、创优争先,既要扎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又要特别关注国家重大需求。既要写好优秀的科研论文,又要在解决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贡献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的智慧和力量。

    (陈发虎理事长线上致辞)

    本期大讲堂主持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鹿化煜教授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向参加大讲堂活动专家、学者和学生致以科技工作者日节日问候!并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介绍了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及本期报告主题。他介绍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旨在提高我国地理科学的整体水平,让国内地理教师和广大地理科技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国内学术动态和国家需求,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促进地理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建设,活跃学术交流气氛,传播地理科学知识,打造学会活动品牌,助力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他提到本期活动聚焦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相关的植被的光合作用遥感监测和植被对沙丘形态影响的时空格局演化的科学前沿。主持人介绍了本期大讲堂主讲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我院教授张永光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志伟副教授的学术成绩。

    张永光教授在报告中介绍植物光合作用对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区域及全球尺度的植被光合作用监测与模拟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缺乏基于直接观测的手段。他提到叶绿素荧光是植被光合作用的有效探测器,能够为大尺度的植被光合作用动态监测提供关键的技术。随后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基于冠层叶片总激发荧光的光合作用遥感模型,克服了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分别建模的问题,获得了长时序全球GPP数据,满足了全球尺度长期植被光合作用监测要求。他通过构建用于评估CO2施肥效应的检测-归因模型,发现了近40年全球植被CO2施肥效应加速度呈减慢趋势的科学证据,表明CO2升高对植被光合作用促进作用正在减弱,并会影响全球碳汇潜力。

    (张永光教授作报告)

    徐志伟副教授介绍沙漠沙地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景观之一,其变化会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与碳循环带来影响。随后他在报告中详细梳理了我国学者在风沙环境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百万年、万年和千-百年三个时间尺度阐述了我国北方沙漠沙地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沉积地层证据和年代数据,他提出我国北方半干旱沙地存在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共生并存的沙丘双稳态现象,发现在千-百年尺度上沙丘系统对季风气候变化存在局域突变性、全域渐变性与迟滞性的非线性响应过程,认为沙丘双稳态的形成是植被-风沙-土壤-气候正反馈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治沙防沙、沙地生态建设提供了直接科学依据,是沙漠沙地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科学基础。

    (徐志伟副教授作报告)

    张永光教授和徐志伟副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报告会之后,两位老师与在座师生以及线上参会同仁进行了交流和深入讨论。在场的师生们认真学习了报告内容,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最后,张国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结发言,他感谢两位青年学者为地理学师生做了精彩报告,对中国地理学科技工作者攀登科学高峰、服务国家建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第三期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在场师生认真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