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初级源微塑料源排放以及排入水生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mission of primary microplastics in mainland China: Invisible but not negligible” 为题,刊发在环境与生态类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37000cm威尼斯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生王腾。
近年来,随着塑料的大量生产与使用,环境中的(微)塑料浓度不断增加,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与臭氧耗竭、海洋酸化、气候变化等并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微塑料排放量的估算是微塑料管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目前微塑料源排放方面的研究多针对于大块塑料垃圾(次生源微塑料),而针对海洋中另一重要的种类—初级源微塑料的排放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课题组针对初级源微塑料这一重要的排放类型,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区初级源微塑料的排放清单,梳理了其排放到水生系统的主要途径,估算了其排放到水生系统的量,并得出以下结果与结论:(1)据估计,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初级源微塑料的排放量约为73.73万吨,其中占比最高的为轮胎灰尘类(53.91%)和衣物纤维类(28.77%)(图1)。微塑料总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轮胎灰尘类、衣物纤维类和人工草坪及相关设施类。(2)从省域尺度来看,初级源微塑料的排放密度主要取决于人口密度,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的排放密度高于西部地区,上海、北京和天津是排放密度最高的省(市)(图2)。可以粗略估计,中国每人每年约产生538g的初级源微塑料,相当于一人一周丢弃一个塑料袋。(3)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约有12.03万吨的初级源微塑料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纤维类(37.15%)和轮胎灰尘类(33.67%)(图1)。在污水处理环节增加细筛网拦截微塑料,是减缓微塑料进入水生系统的短期可行的措施(图3)。该研究通过对初级源微塑料的排放量的估计,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初级源微塑料的认知和关注,而且可以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项目(HY201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31)的资助。
图1 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初级源微塑料各类源的排放组成(a)及进入水生系统后类源组成(b)
图2 2015年初级源微塑料排放特征(b~d)及排放密度空间差异(a和e)
图3 初级源微塑料来源及其向水生系统排放的途径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313541930555X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