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结 (文学院) 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
摘要:读经典是一种与古人的对话,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方能汲取精华,有益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与人生修为。我们读经典,要有情怀,参与其中,所谓“不隔”之心境。随着阅历的不同,读书情境或有不同,当下的生存状态也影响读书心态,所读“对象”的不同,也有情境差距,这里说的人文情境,是指凡读中国古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试择道德情境、学术情境、艺术情境、自然情境四点而谈之。
《新华文摘》2017年第1期 原载于《光明日报》2016年9月29日
印文 裴平 (商学院) 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
摘要: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替代所产生的货币供给创造效应,使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更加复杂。本文所做的研究表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一方面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本文选取1995-2015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电子货币替代流通中纸币的货币供给创造规模,进而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新华文摘》2017年第5期 原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程章灿(文学院) 尺牍书疏 历史面目——新世纪以来书札文献整理出版的状况与检讨
摘要:书札是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写本文献,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新世纪以来书札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整理方式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第二,整理出版的思路,经常围绕某一名人或者某地、某收藏单位而展开。第三,视野更加开阔。现当代名人学者的书札文献,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整理出版者的视野。第四,考释研究进一步深化。书札文献的整理出版,必须采取多方位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在观念认识上,要与时俱进,加强对书札文献的重视,努力挖掘搜集各公私机构的收藏资源。在资源搜集上,要开拓思路,注意多方向采集。在形式方法上,着眼不同的读者对象与不同的目的,可以多样化,初步整理与精细加工并行不悖。在研究利用上,对书札文献展开多角度的综合文化研究。
《新华文摘》2017年第5期 原载于《兰州学刊》2016年第11期
李承贵(哲学系) 科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哲学特点
摘要: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中国学者将科学认知范式(自然科学精神、原理、定律、方法等)作为坐标与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其结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在研究内容上是"穷性至命",在主客关系上是"天人不分",在思维方式上是"模糊笼统",在议论风格上是"玄谈臆想"。并由此总结:科学认知范式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传统哲学,但其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判断并不是绝对的。
《新华文摘》2017年第6期 原载于《中国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徐凌波(法学院) 译 论利用有组织的权力机构建立的犯罪支配
原作:克劳斯·罗克辛(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
摘要:组织支配是成立间接正犯的犯罪支配形式之一,为利用国家政权或其他有组织的权力机构下令实施犯罪的行为人成立间接正犯提供了根据。组织支配理论在国际刑法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运用。成立组织支配需满足三个条件:其一,下令实施犯罪者利用权力机构下达命令;其二,其所利用的权力机构具有法背离性;其三,直接实施犯罪的组织成员具有可替代性。权力机构的法背离性远远超出了个别行为的刑事可罚性内涵,它使得组织机构的成员不必担心受到刑事追诉而更加肆无忌惮地实施犯罪,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则使得个别成员的意愿对于实施犯罪行为而言并不重要,两者均是组织支配成立的重要前提。在公司犯罪中,公司虽然具有组织形式但却不具有组织支配所要求的法背离性,因此不能借助组织支配理论肯定公司高管对于下属从事的犯罪行为成立间接正犯。
《新华文摘》2017年第6期 原载于《中外法学》2016年第6期
张娜 高小康(文学院) 后工业时代手工艺的价值重估
摘要:从传统农业文明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社会的边缘化存在,手工艺自身的价值一直处于动态的评价体系之中。在后工业时代的语境下,手工艺展现出工业产品所不具有的文化审美价值,并逐渐走向“后工艺”,展现出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趋势。传统手工艺的艺术符号携带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是重构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新乡村建设中,手工艺也可以成为创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新空间的社会实践方式。只有以后工业时代的观念重估手工艺的价值,阐发其在当代文化中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民族文化认同功能,及其具有的特殊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手工艺才可能获得整个社会共识性的重视,才有可能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浴火重生。
《新华文摘》2017年第9期 原载于《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1期
周晓虹(社会学院)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摘要:1936年费孝通在吴江开弦弓村进行的江村调查及在此基础上写成的《江村经济》一书,不仅实现了现代人类学对“文野之别”的历史跨越,也切实推进了社会学、人类学及整个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进程。事实上,无论是对“文野之别”的跨越,还是对社会科学中国化的推动,都与费孝通晚年倡导但青年时代即逐渐养成的“文化自觉”意识休戚相关:就前者而言,成功地实现对自己生存其间的文明社会的洞悉,既有赖于对与汉民族相对应的其他弱小民族的实地考察,更有赖于对来自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把握,这两者使得研究者能够相对抽身于自己生存其间的文化,将自己熟悉的场景置于客体的位置;而就后者而言,正是因为研究者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他才能够自觉地站在主位立场,借用源自西方但研究者又深知其局限的理论,恰如其分地解释自己的社会。换言之,文化自觉保证了研究者从事研究时“进得来”和“出得去”,也赋予了他们在不同文化场景中相互切换,以“他山之石”雕琢中国之“玉”的学术潜能。
《新华文摘》2017年第10期 原载于《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朱剑(学报编辑部) 域出版:传播秩序的重构
摘要:纸本时代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终其纸本时代,不管印刷技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纸张都是传播的基本介质,但在公共传播领域,传播的基本单元并不是单片的纸张,而是依靠装订制作成的书、报、刊,它们无疑是独立而完整的,纸本时代的传播秩序正是建立在以书、报、刊为基本传播单元这一基础之上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纸张的逐步退出,传播的基本单元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或者说如何确立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基本单元?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个问题若得不到完满的解决,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秩序就难以真正建立。近两年来,“域出版”不断地被媒体人特别是期刊人在各种场合提起。什么是“域出版”?为什么要进行“域出版”?怎样进行“域出版”?作为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笔者提出“域出版”这一理念的初衷,其实就在于通过确立“专域”这一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基本单元,实现传播秩序的重构。本文将从传播秩序与传播基本单元关系的角度,试着对以上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解释。
《新华文摘》2017年第10期 原载于《澳门理工学报》2017年第1期
张良仁(历史学院) 村落和社会进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进化理论,尤其是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ElmanService)的“游团-部落-酋邦-国家”四阶段论,逐渐进入我国,为我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不过,我国学者只是引介或者使用理论,对于理论本身鲜有批判和修正。在西方,大多数社会进化论学者延续了20世纪初以来的奉行和谐论的思想传统,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学说,因而看到了亲属关系和社会和谐,而没有看到早期社会存在的经济剥削和社会矛盾。同时,在讨论社会进化的行为主体时,过于看重个人(即部落首领、酋长和国王等)的作用,而忽略集体(即村落)的作用。因此他们的社会进化理论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学说,来重新诠释塞维斯的四阶段论。
《新华文摘》2017年第12期 原载于《考古》2017年第2期
梁晨(历史学院) 量化数据库:“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之关键
摘要:近几年来,大数据研究和"数字人文"逐渐走进了中国史学界,各种主题的史料数据库建设和"数字人文"研究开始出现,一场新的学术潮流仿佛正在形成.但对这一多学科综合的新事物,很多学者对其认识和运用还很有限,存在盲区与误区.实际上,"数字人文"虽然包含着丰富的新研究手段与方法,但历史研究和历史资料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并非所有"数字人文"研究方法都能很好地适用于史学研究.从研究角度看,作为"数字人文"的重要组成,量化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能有效地实现对大规模、连续性史料的分析,促进多种史料或史料库的相互链接,利于开展群体性、长时段和合作化的历史研究,在帮助史学家探知更多新史实的同时,实现史学理论的演进和研究范式的创新,是"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的重点所在。
《新华文摘》2017年第14期 原载于《江海学刊》2017年第2期
童星(政府管理学院) 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与治理
摘要: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又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大潮中,因而既存在亨廷顿所说的现代化中的动荡和风险,又存在贝克、吉登斯所说的风险社会的风险,必须建立健全阻断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安排。
《新华文摘》2017年第15期 原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5期
范从来 谢超峰(商学院) 益贫式增长、分配关系优化与共享发展
摘要: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新阶段与新方式。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做蛋糕”和“分蛋糕”应统一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在该理念下,一方面通过益贫式增长消除绝对贫困,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收入分配为经济增长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兼顾公平与效率,以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具体而言,可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劳动者经营性收入改善收入结构;通过调整分配关系使得劳资共赢;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其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考虑其益贫性。
《新华文摘》2017年第15期 原载于《学术月刊》2017年第3期
风笑天(社会学院) 定性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论意义
摘要:定性研究方式具有“到实地、到现场,重情景、重关联,重意义、重主观”等基本特征,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另一种视角,是定性研究方式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定性研究所能给予我们的是定量研究所不能提供的知识和对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解。研究者是采用定性研究方式或是定量研究方式,其决定因素既不是研究者个人的喜好,也不是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或方法训练,而是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目标。
《新华文摘》2017年第16期 原载于《东南学术》2017年第3期
张宪文(历史学院) 关于抗日战争几个观点的认识
摘要:几十年来, 我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有一个不断追求真实、不断改进和提升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术界对抗日战争领域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或有争论的观点, 均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就, 但毋庸置疑, 仍有很多问题, 甚至是重大问题尚乏探讨。基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指示我们继续加大开展抗战研究的力度, 并给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抗战研究的指导意见。2017年是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纪念日。值此重要时刻, 应《河北学刊》杂志社之邀, 由我来主持一组关于“卢沟桥事变与中国全面抗战研究之推进”的专题讨论文章, 这组文章既有对抗日战争研究如何推进的宏观探讨, 也有关于如何在抗战史和二战史视野下认识战后中国对日索赔问题的省思, 还有关于七七事变前后中日关系走向的系统考察, 各篇文章看似较为分散, 实则都对如何推进抗战研究提出了重要观点, 总体上呈现了“瞻前顾后”的特点, 也都均触及了本专题的核心问题, 即所有的抗战史研究都不能摆脱卢沟桥事变这一开启中国全面抗战的重要基点。
《新华文摘》2017年第18期 原载于《河北学刊》2017年第3期
周群(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学术流派研究平议
摘要:学术流派是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派间的激荡互动及不同学派的意脉赓续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因。学派同道的切劘补益是学派形成理论张力的重要机制。对学派的评骘态度是蠡测学者为学旨趣的重要依凭。学派研究有助于理清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逻辑脉络。学派是以师承、家学等关系为纽带, 以学术观念、方法为灵魂, 带有时代烙印的学术存在, 书院讲学是宋代以后学术流派产生的重要平台。学派研究需要秉持理性的态度, 摒除历史迷障, 客观认识学派研究的复杂性。
《新华文摘》2017年第18期 原载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沈阳(文学院) 秤砣虽小压千斤—国家标准《标准符号用法》解析
(摘要略)
《新华文摘》2017年第19期 原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7月23日
彭华民(社会学院)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自主性研究
摘要: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是该领域百年成长和百年论争的核心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已经走过萌芽初创成长、民政社会工作和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主要目标上一直是宏观社会变革与微观个体治疗并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在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社会工作知识基础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社会工作学科伦理规则、社会工作专业报酬等多个方面缺乏专业自主性。化解社会工作学科的弱势因素, 强化社会工作学科的自主性, 才能使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学术和实务结合的独立学科。
《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 原载于《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陈谦平(历史学院) 条约体系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国际化视域下的民国对外关系史
摘要:朝贡体系、条约体系与殖民体系都是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开中国门户,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自己的法则和制度强行引入中国,中国因此被纳入所谓条约体系。而西方列强正是通过条约体系对来中国构建现代多民族国家施加影响。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由传统皇朝向现代化国民国家转型的历程,但学界往往忽略西方列强和不平等条约体系对新生的中华民国的影响。从孙中山开始,南京临时政府就受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约束。对于条约体系对于中国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试图独占中国,美国构建的华盛顿体系就是以约束日本侵略中国为目的的。抗战胜利以后,尽管不平等条约已被废除,但中国依然面临严重的边疆和民族危机。不过,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遵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中国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和南海诸岛,重新确立了中华民国的版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和同盟国赋予中国的权利,更是中国依据战后国际秩序所享有的权利。
《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 原载于《史学月刊》2017年第7期
李章斌(文学院) 胡适与新诗节奏的再思考
摘要:胡适的“自然的音节”论是新诗诗体变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它在节奏层面上给新诗做出了定义, 但是, 胡适的节奏理论更多地采取新诗与旧诗截然对立的视角, 很少去通盘思考“韵律”共同之本质, 因此, “自然的音节”论依然留存着很多疑点, 比如“自然的音节”究竟与散文和日常语言的节奏有何区别?它是否就是韵律本身?这些认知空白给新诗造成了文体上的合法性危机。若我们重新理解韵律之基础 (同一性与重复) , 并从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来看待新诗韵律的种种结构与现象, 就能够认识到胡适的节奏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照明其理论中的一些晦暗不明之处 (如双声叠韵、“内部的组织”与韵律之关系) 。这样, 不仅可以对新诗与旧诗的韵律做统一的观照, 破除“新诗没有韵律”的疑虑, 而且有望为新诗韵律的营造和分析找到有效的思路与原则。
《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 原载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3期
维·费·沙波瓦洛夫 徐来娣(外国语学院)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的俄罗斯学
摘要:俄罗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全面研究俄罗斯,把俄罗斯看作一个独立文明。俄罗斯文明的种族—信仰核心是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东正教。在俄罗斯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划分出若干历史形态以及过渡期。文化—基因密码是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统一国家而实现自我认同的核心内容。文化—基因密码记录着一个文明的首要价值观、文明的社会理想、文明的精神特征,其主要载体是文明的种族—信仰核心。俄罗斯文明的首要价值观是公正性、人格主义、爱;俄罗斯文明的社会理想是“伟大俄罗斯”;俄罗斯文明的精神特征主要有:思维开阔,内心大气,干练务实,喜欢自嘲、开玩笑、游戏比赛。所有这些一起构成俄罗斯文明的文化—基因密码,它们是俄罗斯文明在任何变化中得以保存的特有保障,是俄罗斯民族作为一个统一国家而实现自我认同的核心内容。
《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 原载于《文汇报》2017年7月28日
(整理:陈浩 赵澎 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