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现代工学院于振涛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人工光合成的研究。最近,他受编辑部之邀在国际著名刊物《英国皇家学会化学会评论》(ChemicalSocietyReviews)上发表综述论文《面向太阳能-氢能转换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材料》(Metal-complex chromophores for solar hydrogen generation,2016, DOI: 10.1039/C6CS00436A)。该研究得到了我校邹志刚院士的指导和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困境下,太阳能的高效转换与存储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基于金属络合物材料,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生清洁燃料¾氢能,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具有简单、高效率、和灵活性等优点而备受瞩目。在这类人工光合成系统中,金属络合物扮演着自然界光合作用中类似叶绿素的角色,络合物吸收太阳能后形成激发态,为太阳能-化学能的转换提供驱动力。近年来,37000cm威尼斯的研究团队在针对太阳能转换研究中利用金属络合物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解决常用的Ir(III)金属有机络合物材料难溶于水、稳定性差以及体系中使用的催化剂多为贵金属等科学问题,设计和开发了亲水性Ir(III)光敏材料、中性Ir(III)络合物材料、双核Ir(III)光敏材料及过渡金属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转换体系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时也降低了体系的成本。
基于上述系统性研究成果,于振涛教授课题组受编辑部邀请撰写了该综述论文。论文全面介绍了基于金属络合物材料的太阳能¾氢能转换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作为太阳能转换材料对金属络合物的基本要求,系统性总结了金属络合物材料和双核金属超分子材料在利用太阳能获取氢能中的应用,归纳和总结了络合物结构、光物理和电化学等性质对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影响,并就此类材料在未来太阳能利用和存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对材料、化学和物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