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Earth-Science Reviews》刊登胡修棉教授“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特邀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26 点击次数: 作者:科学技术处 来源:新闻中心

    国际地学顶级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最近刊登了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修棉教授课题组的特邀综述论文:“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事实、理论与争论”(The timing of India-Asia collision onset – facts, theories, controversies. Earth-Science Reviews, 160: 264–299.)。这是该课题组继去年在《Geology》发表“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直接地层学证据”论文后,在该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是显生宙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它直接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并引起了全球性的气候-环境变化。同时,印度-亚洲碰撞是大陆碰撞作用的典型代表,重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对于认识地质历史中其它的大陆碰撞事件和造山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对于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也即碰撞造山作用的起点,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迄今仍然莫衷一是。

    论文首先对 “大陆初始碰撞时间”进行了明确定义,提出:大陆初始碰撞时间是指陆壳与陆壳接触、大陆之间洋壳消失的时间点。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即印度大陆地壳抵达亚洲大陆南缘海沟位置的时间。随后,论文从方法学角度对约束“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地层学和沉积学、古地磁、古生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地质等方法的原理、进展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评述。总结对比表明,印度大陆最北缘碎屑岩物源变化(亚洲碎屑物质最早到达印度北缘)的时间和缝合带两侧沉积盆地性质变化(周缘前陆盆地启动)的时间最接近初始碰撞时间。而其它的方法虽然也能对初始碰撞时间提供约束,但由于精度和约束条件的限制,不如地层记录准确,给出的‘碰撞时间’滞后于真正的初始碰撞时间,其差异可达5–40 Ma。在方法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缝合带两侧的地层记录,将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精确限定为古新世中期(59 ± 1 Ma),且碰撞作用沿走向无明显穿时性。最后,论文对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相关的三个假说(新生代弧陆碰撞、白垩纪蛇绿岩仰冲、大印度盆地)进行了讨论、剖析。论文从这些假说所依赖的地质证据出发,从“证伪”的角度论述了这些假说所针对的科学问题、所依赖的地质证据和所争论的学术焦点。从西藏现有的资料来看,这三个假说均缺乏直接的、可信赖的地质证据。

    图1 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古地理示意图(A:平面;B:剖面)

    该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Earth-Science Reviews》第160卷(2016年9月)。37000cm威尼斯内生金属矿床成因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修棉教授(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共同作者有Eduardo Garzanti (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教授)、王建刚(2011博士毕业于37000cm威尼斯,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文涛(2015年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博士毕业,现美国Arizona大学博士后)、安慰(2015年博士毕业于37000cm威尼斯,现合肥工业大学讲师)、Alex Webb (现香港大学副教授)。该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