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刊发了我校社会学院吴愈晓教授和博士生黄超的文章《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 。该文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探讨了我国初中学校的阶层分割现状、原因及其后果(对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并指出,降低学校的阶层分割程度,增加学校内部的阶层多样性或异质性,帮助弱势阶层的孩子进入质量较好的学校,是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且必要措施。
吴愈晓教授在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教育不平等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仍然备受关注。教育不平等问题有多个维度,本研究主要分析和讨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在社会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分配不均问题,即学校的阶层分割问题。由于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地位获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社会各阶层竞相争夺的对象。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拥有更丰富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争夺过程中占据优势,最终导致学校之间产生阶层分割现象,即优势阶层的孩子集中于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而弱势阶层的孩子则集中于办学质量较差的学校。由于学校办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升学机会存在明显关联,因此学校阶层分割不仅损害了教育公平,而且增加了阶层结构固化或两极分化的风险。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发现:首先,当前初中学校有较明显的阶层分割现象,且分割程度存在地区和城乡差异,东部地区学校的阶层分割程度低于西部地区、城市学校的阶层分割高于乡镇学校。其次,学校的阶层构成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存在显著影响,平均阶层地位越高或阶层异质性越大的学校,学生的教育期望越高。最后,学校阶层构成对学生教育期望的效应因不同特征的学生群体而异,认知能力较低和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更能从学校阶层地位和阶层异质性的提高中获益。
文章还讨论了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阶层分割现象的成因。吴愈晓教授认为,历史上重点学校制度负面效应的“残留”、就近入学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学区房)的联姻所导致的居住分割以及民办学校的绩效和市场化导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阶层分割的主要成因。因此,制定降低学校阶层分割和促进学校的阶层整合的政策应充分考虑以上要素。首先,应该继续加大力度消除名义上或实际存在的各种形式的“重点学校”,力促各类教育资源在地区和学校间的均衡分配。其次,就近入学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合理“择校”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公,但如果优质学校资源在不同学区间分布不均,那么这种政策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效果值得反思和检讨。第三,民办学校办学方式更加灵活,且不受就近入学政策的限制,应该引导并资助优质民办学校在招生方面向低阶层家庭的孩子倾斜。
该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以往的研究通常采用定性描述刻画学校之间的阶层分割,而该文则率先使用相对精确的分割指数来测量学校的阶层分割程度。具体而言,文章借鉴了以往用于测量阶层隔离的差异指数(D指数)以及基于多层次统计模型的ρ指数,通过这两个指数反映学校的阶层分割程度。两个指数相互印证,增强了测量的可靠性,同时也使区域间比较成为可能。二、大多已有的研究主要在总体层面讨论和反思就近入学政策、“学区房”现象、以及择校行为等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鲜有研究从微观层面检验这些制度和政策对学生个体的教育结果效应。该文从学生个体的教育期望角度入手,揭示了入学制度(或政策)如何通过学校阶层分割影响个体的教育结果,为评估和反思当前的入学制度和政策后果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