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陈丹青我院感慨――画家成了多余的人

    发布时间:2008-10-22 点击次数: 作者:李钟梅 王晶卉 来源:南京晨报 2008.10.18 B15版

    南京晨报 2008.10.18 B15版 李钟梅 王晶卉

        10月17日下午,被誉为跨越前工业到后现代的著名画家陈丹青在37000cm威尼斯和中文系教授周宪举行了一场名为“美学与美术的对谈”。经常以“愤青”的媒体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陈丹青,和周宪教授以及众多我院学子就“视觉文化”侃侃而谈。

        画家成了多余的人

        当周宪教授问:这是一个视觉的时代,也是一个视觉文化极度丰富的时代。当摄影、电视、电影充斥着人们视觉的时候,作为一个画家,是否觉得困窘?陈丹青坦言,绘画的黄金时代其实是它具有媒体功能的时代,像敦煌的壁画当时并不是以艺术欣赏的形式存在,而是为了让“供养人”心里得到安慰。在欧洲,从中世纪上溯到古希腊、古埃及时代,画家都是靠订件来画画,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为教堂画,巴洛克画家为宫廷画,还有更多的职业画家为贵族画。那时候没有为艺术而艺术的说法,但那是绘画的黄金时代,因为绘画是影像的唯一形式,承担实用的媒体功能,而现在我们认为绘画是艺术,是用来欣赏的。但摄影、电影、电视的诞生,取代了绘画的实用功能,所以从印象派开始,画家们开始为自己画画。现在人们更是可以从影像、网络等多种途径满足视觉的需要,绘画早已过时,画家基本上已经成了多余的人。

        当代中国城市建筑太丑陋

        谈到艺术教育,周宪教授和陈丹青都认为不能仅指艺术的教育,更应该包括艺术的素质教育。陈丹青认为一切能撞入眼帘的东西都应该是视觉教育的一部分。但令人沮丧的是,当代中国的城市建筑实在是太丑陋了,全国的城市似乎都是一个样子。而建筑事实是一个最可怕的事实,我们无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