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问大师,中国何时能拿诺奖

    发布时间:2008-10-17 点击次数: 作者:焦泠 罗静 齐琦 来源:现代快报 2008.10.17 A8版

    现代快报 2008.10.17 A8版  焦泠 罗静 齐琦

    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奖项都无法比拟的,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奖已颁发给了数百位在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昨天,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西查诺瓦博士、阿夫拉姆·赫什科博士、卡尔·巴里·夏普雷斯博士来到南京,30多位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有幸与大师“零距离”接触,分享大师成功的经验。

     

      用化学方程式签名报到

      夏普雷斯

      1941年出生于美国费城。1968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任美国Scripps研究学院化学教授。由于他和另两位科学家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0月16日上午8点,当快报记者提前一小时到达会场时,刚好看见夏普雷斯博士正在签到,记者发现,夏普雷斯舍弃签字笔,抓起了一支毛笔在红色的签到簿上挥洒起来,仔细一看,他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写下一长串化学方程式。“特别吧,我每次参加会议都会这样签到,而今天中国的毛笔更特别。”夏普雷斯看到快报记者一脸好奇,便解释起来。“这个是氮,这个是苯环……”夏普雷斯讲得十分仔细,这让早把化学基础知识忘光的记者十分汗颜。“我爱化学,小时候喜欢做小火箭,常常用火药,所以经常把家里搞得全都是灰,这让妈妈十分生气。”夏普雷斯热情地伸出手来,接受了快报记者的采访。

      获奖惹来不少“麻烦”

      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全世界科学家的梦想。可是,夏普雷斯却曾为了这样的奖项而烦恼,“说实话,这个奖还给我带来不少麻烦。我是个内向的人,不善于出席各类仪式,有时参加宴会,一个人喝得醉醺醺的,然后就跑回去念书了。可是,得奖后各种各样的应酬多了,我也不是这块料,我更擅长于教书。周围有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觉得想更上一层楼很困难,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邀请很多,科研会受到干扰。”

      不过,这个奖对他而言,也不是“一无是处”。“好处就是我成了名人,坐飞机可以坐头等舱,可以在里面睡觉。”幽默的话逗得所有记者都笑了起来。

      爱当“渔民”,手常受伤

      夏普雷斯的大拇指上贴着胶布,难道是做化学实验受伤了?“哈哈,不是。”原来,夏普雷斯从小在海边长大,打鱼可是他最大的乐事,指着手指,他解释,“因为打鱼,这个地方经常会受伤,我就会贴上胶布。好了没多久,又忍不住去海边了,结果又受伤了,只好再贴起来。”

      成功秘诀就是别怕犯错误

      谈起成功秘诀,夏普雷斯认为,不要怕犯错误,科学家也经常会犯错,他们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从而调整下一步的方向。除此之外,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投入极大的热情,需要达到像毕加索那样的疯狂境界。做任何事都需要激情,尤其对自己做的事要有足够的激情和自信,不断推动自己前进,这样,即使身处在种种迷惑中,也会在一觉醒来后惊喜地发现,只要捅破一层纸就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境地,获得一个全新的发现。

      我只是幸运的科学家

      赫什科

      以色列生物学家。1937年出生。由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与学生阿龙·西查诺瓦以及另一位科学家欧文·罗斯一起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是一场名为“握手科学巨匠”的对话,不过赫什科却认为“科学巨匠”这个词并不适合自己,“说我是幸运的科学家更合适。”

      曾有人问过赫什科博士,首次得知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情形和感受,赫什科说获奖的消息还是侄子看到电视报道后打电话告诉他的,因为在评奖委员会打电话通知他获奖那天,他正好带着四个孙女出去玩了,“是家人给了我意外惊喜,这让我很欣慰。”

      “我喜欢案头工作,也喜欢亲手操作实验,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非常兴奋,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当一位美国留学人员在现场问大师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与一般的科学家有何不同时,阿夫拉姆再次强调自己与别的科学家没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是我比较幸运而已。”两次用“幸运”来形容自己的成就,让在场的人领略了一个诺奖大师的谦逊和风采。

      中国拿诺贝尔奖,迟早的事

      中国13亿人,却没有本土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昨天一位青年科学家就问两位大师,对这个问题有何感想。赫什科博士说,“我很确信,未来中国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赫什科博士认为现在中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不久之后就会有科学大师产生。

      对于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夏普里斯肯定地说,“这是迟早的事。”目前,科学研究的趋势是从纯理论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化,他认为,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更擅长应用型研究,因此具备获奖的前提优势。作为青年学者,要想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所建树,一是要具备好奇心,要乐于观察和善于观察事物,其次还要致力于实用型研究。美国的科学家以前比较重视基础性研究,现在则越来越侧重于运用型的研究,这是一个趋势和潮流。

      夏普雷斯认为,中国的大学生非常出色,具有不可预测的潜力。在香港访问时,他曾遇到过一个大二学生,他所提出问题的水平和深度让他很惊叹。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觉得本科生具有更大的可塑力,在科研方面有更强的创造力和活力。对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度,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我的成功要感谢好导师

      西查诺瓦

      以色列生物学家。1947年出生。由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与老师阿夫拉姆·赫什科以及另一位科学家欧文·罗斯一起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夫拉姆·赫什科博士和阿龙·西查诺瓦博士两人合作多年,又是师徒关系,赫什科博士是西查诺瓦博士的导师,有老师在场,西查诺瓦博士显得话不多。

      不过问起两人的合作关系,作为学生的西查诺瓦博士主动“抢”着回答,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的导师赫什科博士好好夸了一番,“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个好导师,就我个人而言,导师是我科研工作成功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因素。”西查诺瓦博士说,从课本上学的知识不能指导科研,必须要从导师那里学习思考的方法,“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学生这般赞自己,赫什科博士也很“受用”,“我很高兴,我是一个好老师。”当然也没忘把学生夸了下,“西查诺瓦是个优秀的学生。”

      搞科研,合作很重要

      两位科学家都一致认为——搞科研,合作很重要。一天晚上,阿龙·西查诺瓦在实验中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出现了一个新数据。他立马给在家中的老师打了电话。两人在一起商量了一夜,第二天开会时他们特地挑选了后排的座位,探讨着这个新数据。两人后来又经过了反复的实验,证实了这个数据是可靠。

      说完这个故事,阿龙·西查诺瓦对记者强调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搞科研,要想达到顶峰,这是很困难的,一定要有别人的协助才能取得成功。”

      一个爱洗碗一个喜欢看报纸

      在实验室不分昼夜地埋头苦干,除了上班还是上班,这难道就是科学家们生活的全部吗?这对师生的答案:绝对不是。

      “我喜欢园艺,也喜欢放松。”阿夫拉姆· 赫什科哈哈大笑起来,没事时,他总会在园子里捣鼓捣鼓,或是静静地看着那些花花草草。在家里,他还是一个勤劳的丈夫,帮太太洗碗,那可是他常干的事。“洗碗中也会有灵感,对科研还能有启发呢。”阿夫拉姆· 赫什科说着,特地加重了音调。

      对阿龙·西查诺瓦而言,搞科研和日常生活毫不矛盾。虽然工作的时间很长,妻子也比较辛苦。“但还是可以抽出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聚餐、聊天的。”阿龙·西查诺瓦挺活络,见采访的是报社记者,马上跟了一句,“我也像普通人一样看报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