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 2008.10.9 A25版 张楠
当记者10月8日走进37000cm威尼斯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学生的课堂时,老师正在给大家“说文解字”,从字形溯源“滑稽”、“排优”等喜剧名词的含义,而这名老师正是著名笑星陈佩斯。连日来,陈佩斯猫在我院给学生讲解喜剧艺术,评析正在青春剧场上演的学生话剧《逃之夭夭》,今日还要把前日学生偶然在课堂上讲的一个传统段子排成小品。
调侃入主大学是“历史误会”
对于此次入主大学讲坛,陈佩斯也自我调侃,“这是历史的误会,这讲坛真不是我站的地方,我原本应该站在舞台上,但是现在我不得不研究排兵布阵,甚至还要研发武器……”他表示,目前在喜剧创作的多个环节上都有欠缺,像喜剧编剧就成了奇货可居的角色,“要出了一个能立得住的喜剧,你就能‘横行天下’,你说观众都笑倒一片了,你怎么可能没饭吃呢?”
揭秘《吃面条》“悲惨”幕后
1983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哈尔滨演出《吃面条》的时候,观众反应很火爆,可是两人并不满意。“这个地方应该会笑的,怎么不笑呢?”两人钻研的劲头很足,“后来想明白了,可能就是因为你关键的地方少了一个字,节奏被弄乱就不可乐了,”陈佩斯说,其实中国的语言是有音乐性的,差半拍都不行。陈佩斯不禁回忆起《吃面条》上84年春晚的艰难历程。“其实我们的节目一直都是待定,直到春晚第一个节目开演,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小品能不能上。”当节目提前在体育宾馆暖场演出上亮相时,“那时候都是席地而坐,观众笑得真是前仰后合。弄得导演跟上边汇报的时候都心惊肉跳的,都笑成那样了哪能上呀!后来导演一直拜托我们严格按照审查过的版本演出,千万不能有‘出位’表演。”陈佩斯笑称,大家可能没法想象,一个喜剧的出炉还有这样“悲惨”的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