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商学院安同良教授、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魏婕长聘副教授、经济学院姜舸助理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10期合作发表了《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企业互联式创新》一文。
论文立足于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强调传统创新理论已经无法清晰刻画数字时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在特征以及创新速度迭代加快的内在动因。创新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正在聚焦以新一代信息通用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引致企业创新行为的革命性变化。由于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企业创新行为,万物互联时代企业创新颠覆性变化,其呈现出创新不再是工业时代冗长而费力的“少数派”工作,而是在互联网连接下的万众创新,即互联式创新新模式。所以工业时代的线性创新、交互式创新正在向数字时代的新模式——互联式创新转变。互联式创新是指,嵌入互联网的分布式多主体——企业本身、异质性知识体和消费者,在多边网络下通过目标知识搜寻发生广泛的连接,从而在新一代信息通用技术支撑下形成知识变革,进而创生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新算法以及新组织与新制度等。
基于复杂网络构建互联式创新行为模型:将市场中每一个创新的参与者,包括企业本身、异质性知识体和消费者作为网络中的知识节点,节点间通过信息传递、市场交易、创新合作以及社会关系等建立连接。基于复杂网络构建了互联式创新模型,该行为模型揭示了企业互联式创新的行为机理:分布式多元创新主体依托互联网形成连接,进而演化形成的互联式创新网络呈现出复杂网络常见特性:一是互联式创新网络的小世界网络特性,使得互联式创新行为表现出连接成本节约、创新效率提升的新特征;二是互联式创新网络的无标度网络特性决定了互联式创新呈现出知识偏好连接进而引致枢纽节点主导创新。以华为5G、小米IoT开发者平台以及阿里云supET等赋能创新的数字时代中国企业互联式创新行为的典型事实正在验证上述互联式创新的基本逻辑。
进一步论文选取2015-2020年从事企业级ICT业务的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绩效更好的企业,是融入互联式创新网络更深,采用互联式创新行为更广泛的企业。由此可知,互联式创新,揭秘了万众创新的底层密码,为中国技术后发企业的知识搜寻、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规制等提供了新路径。
该文是安同良教授团队深耕创新经济学领域,形成的又一重大拓展创新理论的代表性成果。该文接续了安教授团队之前基于中国创新问题、创新测度基础理论、“卡脖子”技术测度通用算法以及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等系列研究,形成了创新经济学与数字经济学的“我院声音”,为系统刻画创新发展的“中国道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