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困难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患者的核心功能缺陷之一,如何改善提升情绪调节成为近二十年来研究者关注的主题。近日,我校社会学院心理系周仁来教授课题组在情绪领域的国际一流杂志Emo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 Effects of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on different goals of cognitive reappraisal"(工作记忆训练对不同认知重评目标的影响)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通过对参与者进行为期20天的工作记忆训练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WMT) ,考察这种训练对情绪调节的改善效果,并跟踪了3个月后训练效果的可持续性。
周仁来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采用非情绪的标准化工作记忆训练探索改善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以往的研究证实WMT会使下调(认知重评的一种)负性情绪更加成功(Xiu et al., 2018)。但认知重评除了通过下调负性情绪以从心理上改善我们的糟糕处境,也可以用于上调(增加)负性情绪,就像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培养攻击性一样,或是在经过一场交通事故时通过想象最坏的情况来缓解当前心境。目前对WMT如何影响上调负性情绪尚不清楚。
基于工作记忆任务涉及的中央-执行控制网络与情绪调节涉及的显著性/防御性生存网络的相互竞争关系,以及挑战-威胁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该本研究认为,在WMT之后,上调(增强)负性情绪的效果会和下调(减弱)负性情绪的效果一致,都会往减少负性情绪影响的方向发展。为此,该研究在情绪调节任务中设置了下调和上调负面情绪的两个认知重评目标,以考察20天的工作记忆训练对认知重评不同目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训练组经过20天的WMT之后,相比于基线期,无论是在上调还是下调的重评指令下,都对负性情绪进行了成功的调节。该研究也同时对训练效果的可持续性进行了3个月的追踪,观察到了训练对负性情绪调节的改善作用能够一直持续到3个月之后,并发现在训练后测阶段与追踪阶段,工作记忆任务的增益与自我报告的情绪调节指标的增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WM能力提升得越高,执行认知重评时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效果越好。
(A)不同实验条件下训练组和对照组在三个时间点的LPP幅值(该值越小表明情绪调节能力越好).
(B)实验组和控制组从前测到追踪LPP幅值的变化.
不同情绪调节指令下得到的相同效果对于进一步理解情绪调节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启发。论文认为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实质上增强的是对情绪带来的身体唤起的掌控感,使其受个体控制。无论情绪调节的任务是上调还是下调,WMT增强的是负性情绪情境下对身体反应的掌控感,使个体有足够多的认知资源可调用,情绪调节目标能够受个体有意识的支配,从而能够主动降低负性情绪带来的影响。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社会学院心理系博士生龙芳芳,通讯作者为周仁来教授,该项目得到了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的基金支持。原文链接:
https://dx.doi.org/10.1037/emo00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