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之一,具有普遍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尚和合”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以及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和合观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万邦协和的天下观,和平共处的国家观,亲爱和睦的家庭观和心性和善的道德观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一种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换句话说,“和合”是一种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民族处世原则和交往理念之智慧的集中体现。
现代的中国人应该是通过对“和”与“合”两个字的重视来理解和弘扬中国的和合文化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众多演员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用大篆、小篆、楷书不同字体展现出了同一个汉字——“和”。两年后,2010年《中华遗产》杂志组织了“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和”被评选为“最中国”的汉字。“和”之所以被评为“最中国”,那是因为它最能够表征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新闻发布会上,“合”成为2021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候选汉字。
和与合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已经存在,分别代表着声音的和谐与上下唇的合拢。“和,相应也”(《说文解字》),“和,谐也”(《广雅》),“乐从和”(《国语-周语》),此之谓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与“合”的概念逐渐连用,构成了“和合”的范畴。在《国语-郑语》提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够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不同的人伦之教加以融合实施于社会,使百姓安定和谐地相处与生活。这是从结合、融合的意义上来使用“和合”一词的。《墨子-尚同中》说:“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意思是说,父子兄弟亲人之间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恨,使得家人产生离散之心而不能和睦相处。这是从和睦、和谐的意义来使用“和合”一词的。《史记-循吏列传》说:“施教导民,上下和合”,意思是说,实施教化来引导人民,从而使上下关系融洽。这是从融洽、和谐的意义使用“和合”一词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说:“天施地化,阴阳和合”,意思是说,天地生成变化,皆是阴阳调和的结果。这是从调和、融合的意义上使用“和合”一词的。
由上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伦理道德需要融合,亲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和睦,上下之间的关系需要融洽,天地阴阳的关系需要调和。一句话,无论是社会人道,还是阴阳天道都需要“和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观是贯穿于人道与天道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观念。
“和合”是解决和处理关系存在和问题的一个总体性范畴。它具有汇合、融合、结合、符合、调和、和谐的多重内涵及其意义。实际上,“和合”概念所表征的道理和精神也是“和”这个概念所要表征的道理和精神。所以我们对“和合观”的探讨自然地需要专门对“和”这一概念及其意义进行集中式的探讨。换句话说,因为“和”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它实际上已涵盖了“和合”概念的全部内涵及其意义呢。
也正因为如此,“和”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全部道理和精神就被运用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庸》将“和”作为天下达到所有理想状态的必由之路。“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此之谓也。《论语》将社会的“最为贵”“斯为美”之道赋予了“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此之谓也。中国人将“和”作为“齐家”及其事业兴旺的最高希望和祝愿。“家和万事兴”,此之谓也。在生意和事业场上,中国人更懂得“和气生财”“和气致祥”的道理。中国人认为国与国相处之道无他,所有原则皆建立在一个“和”的理念之上,这样才有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诞生。中国人认为天下人所欲追求和实现的最高理想状态还应是“和”。“协和万邦”,此之谓也。“天下共和”,此之谓也。
“和”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符号和标识了,“以和为贵”,此之谓也;“和”已然成为中国人自古及今孜孜以求的行动和境界了, “致中和”(《中庸》),此之谓也;“和”已然成为君子的理想人格了, “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此之谓也。那么,这种“和”的文化又是通过怎样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徐小跃(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37000cm威尼斯哲学系教授)
国学玄览堂(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