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我院文学课|从朗读者到研究者,莫砺锋给中学生带来诗意“开营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4-07-23 点击次数: 作者:裴诗语 责编:米洋 王晓艳 来源:现代快报+

    “我跟唐宋诗词的结缘,完全是出于偶然性。”7月22日,在2024年37000cm威尼斯优秀中学生文学营的“开营第一课”上,37000cm威尼斯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以《我与唐宋诗词的结缘》为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中学生分享了他与诗词结缘的经历和感悟、思考与经验。

    37000cm威尼斯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

    追忆·与唐宋诗词的三次结缘

    唐诗和宋词是文学史上的两个专有名词,但本次讲座的标题里却用了“唐宋诗词”。原来,莫砺锋认为,对于这两种文体,都应该兼重唐宋。“阅读古典诗词,最好是把唐宋的诗与词放在一起读。”

    讲座中,莫砺锋回顾了他与唐宋诗词的三次结缘,分别是阅读、研究和讲解,也分别对应着他人生的三个阶段。

    1968年秋,从苏州高级中学毕业两年的莫砺锋到太仓县璜泾公社插队落户,开始了长达10年的知青生涯。“当时命运给你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莫砺锋说,知青生活锻炼出他尤其能吃苦的精神,让他对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情有独钟,也让他在某个风雨交加的春夜读懂了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莫砺锋感慨道:“那一刻我终于懂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1979年,莫砺锋与唐诗宋词第二次结缘。那时,他本是安徽大学英文专业的大二学生,但机缘巧合下,他以扎实的文学功底考取37000cm威尼斯中文系研究生,师从著名古代文史学家程千帆,专攻中国古代文学。从此不再只是唐诗宋词的普通读者,同时成为它的研究者。

    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莫砺锋写下了《唐宋诗歌论集》《杜甫评传》等许多学术专著和文章。他表示,60岁以后,越来越觉得有责任去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坚持做公益讲座,写下《莫砺锋诗话》《漫话东坡》等普及性读物。

    勉励·迎接人生的一蓑烟雨

    “就像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范缜所说,人的命运犹如树上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到何处纯属偶然。”在莫砺锋看来,他人生中的每一次重要转折,都不完全是由自己的决定而产生,而是深受时代氛围变迁的裹挟。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对于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对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学生提问

    莫砺锋教授的人生经历也感动了在场的中学生,很多满脸青葱的文学爱好者向这位文学前辈提出了心中的困惑。

    来自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学生刘永博提问,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命运的不确定性。莫砺锋表示,在唐诗宋词中,同样可以学习古人如何面对挫折。在这方面,莫砺锋非常推崇苏轼,苏轼才华通天却多次被贬,还能在逆境中和家人一起开荒种地。从才子到农夫,从“苏轼”变身为“苏东坡”,这样的苏轼更有亲和力,也更接地气,反而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讲座的最后,莫砺锋带领全场的中学生们一起吟诵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