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的一个思想观念那就是万物天道,万事人道的生成化育和生生不息。产生与恒生构成了“生生观”的核心内涵及其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乃是由多重意义指向的,主要包括“生物”和“生德”两种功能。而“恒生”则表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和“创新”两种精神。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最早以“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系辞传》)这两句话来加以概括上述的“生生观”。天地最伟大,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就体现在它的生德。生的意思就是出生,就是产生,就是生出,就是生起。“生,进也”(《说文解字》),“生,出也”(《广雅-释诂》),“生,起也”(郭庆藩注《庄子-外物》),此之谓也。天道自然与人道社会的生起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永恒和无穷之过程,它不会停息,不会断绝,不会结束。“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生生相续”这就是“易”的最本质的属性和功能。
只要翻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之发展的画卷,各个时期,不同人物都会从不同视角去讨论不同意义下的“生”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在讨论它。老子所谓的“道德”其实质就是“生成”的意思,所以我在讲授《道德经》的时候,常会强调指出,老子所谓的“道德”不是“moral”的意思,即不是所谓伦理道德的那个道德的意思,而是包括“生成”意义在内的“无有”“体用”“一多”的意思。故而,我会将《道德经》又称为《生成经》《无有经》《体用经》《一多经》。在老子看来,之所以“道之尊,德之贵”正是在于“道生之,德畜之”(《道德经》51章)的赋予和蓄养万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功能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34章),“万物得一以生”(39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家文献《太一生水》篇也大讲宇宙生成论,主张太一生水,合而生天(气),再生出地,由天地生神明,由神明生阴阳,由阴阳生四时,由四时生寒热,由寒热生燥湿,由燥湿生岁。道家另一位思想家庄子直接指出道是产生一切的最初本源。他说:“夫道……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为久”(《庄子-大宗师》)。“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可见,先秦的道家老子和庄子都谈生。孔子谈到了天地生物与生德的两大功能。“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此之谓也;“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此之谓也。孟子说:“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孟子-滕文公上》)。荀子更是直接指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包括人性在内的万物之性都是由天生的,都是天地赋予的。可见,先秦的儒家孔、孟、荀,儒家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皆谈生。汉儒董仲舒主张:“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春秋繁露-玉杯》),“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春秋繁露-身之养生于义》),“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淮南子-天文训》说:“道始生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东汉思想家王充特别强调天地生物生人的自然无为性。他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可见,汉代思想家全谈生。宋代的程朱论生时指出:“天只是以生为道”(《二程遗书》卷11)。“天地以生物为心”(《朱子文集》卷76)。可见,宋明理学悉谈生。
产生与恒生思想观念构成了不同世界的图景,丰富多彩的“道”的世界正是由最原始的太极阴阳的永动而形成。“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传》),此之谓也。天道人道从静态上来说,都是由一个阴与一个阳二者所构成。而从动态上来说,天道人道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一阴一阳的交互作用,相互转化,平衡和谐创造出合理和理想的道之世界。《周易》的“生生观”正是通过这两个“一……一”的形式呈现出来。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三句经典话语都是来自于《周易》,而《周易》又是以阴阳观念为其基础和核心的,这充分反映出“生生”的思想观念与“阴阳”的思想观念是紧密相连的。强调这一点是要表明这样一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生”“生生”实际上是有其自己的特点的,是与固有的观念紧密相关的,从而也决定了“生生观”与“阴阳观”一起形成了内在关联性的一些思想观念。
徐小跃(江苏省文史馆员,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37000cm威尼斯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