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记者日前走访建邺区、鼓楼区了解到,两区聚焦高端要素聚集和高能级产业发展,依托在地资源禀赋,全力做好各类要素融合赋能文章,在放大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功能和产业发展能级。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16日,记者来到中电信无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一架“空天地融合通信车”正在院子里来回穿梭,5G网联无人机自动方舱上的几架“小飞机”正在充电。
“别小看这座方舱,它可以对多款无人机进行适配,在这里停放、充电、维护、保养,形成一个通用的停机坪。电池电量快耗尽时,无人机可以自动就近停靠充电。有了这个平台,无人机想飞多远就能飞多远,可以远距离连续执行各种应急任务。”中电信无人科技副总经理刘敬颐介绍。
为了让“小飞机”展现大能耐,中电信无人科技还为“小飞机”做了一整套量身设计:打造出管控的“云”、支撑的空天地三“网”和多元化操控的“端”,“云、网、端”的结合,有效破解无人机应用超视距通信难、续航短、自动化程度低等三大痛点。
今年2月,中电信无人科技落地建邺区生态科技岛,目前已打造中国电信FaaS产品体系。其中,天枢5G飞控终端,是国内首款折叠天线设计,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功耗最低,同时搭载国产主控芯片及通信芯片,具备多层数据安全措施。
数字经济使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在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大楼,3栋几何形建筑映入眼帘。一楼的小米之家,清新雅致的装修令人眼前一亮,手机、手表、汽车等小米生态链产品一一呈现。在记者探访间隙,不少市民陆续前来试驾体验小米汽车。
据了解,小米集团华东总部自2017年10月落户南京以来,已在我市设立小米有品科技等6家公司和多家生态链企业。2023年,小米互联网部分业务线落地南京,覆盖游戏、应用、内容等领域,人员20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5%,平均年龄27岁。去年,小米南京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营业额超12亿元,全年研发投入5.4亿元。
小米互联网业务部副总经理、小米集团南京区域总部总经理梁秋实介绍,小米集团华东总部作为集团在华东设立的重点软件研发基地,目标是成为华东软件研发中心,未来将集聚手机软件、互联网等优势业务及科技生态链项目,在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南京打造成为创新经济高地、智慧之城。
“建邺区将坚定‘金融+数字经济’主导产业方向,聚焦‘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主要业态,推动‘数智城’与‘金融城’耦合联动,发力金融科技、数据要素产业、智慧交通物流、数字文娱、数字能源、低空经济、跨境电商等7个赛道,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邺区发改委副主任朱平平说。
在鼓楼高新区南京南智碳中和研究院展厅内,一只形似拉杆箱的移动式户外电源颇为吸睛。它是一款采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高性能产品。“现在露营经济越来越火爆,在野外很需要这种便携的移动式储能产品。”37000cm威尼斯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赵良告诉记者,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40℃环境下仍能充放电、充放电速度快等特点,在低速电动车、家庭和工业储能、数据中心、智能电网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南智碳中和研究院研发的产业化钠离子电池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对环境更加友好,成本更低。
“由研究院孵化培育的产业化实体目前已经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不仅研究定型了多款产品,而且与产业公司的商业项目合作也在深入推进之中。例如,我们将与某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共同建设钠离子储能设施,工程施工设计已经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赵良说。
2021年,我市启动低碳城市建设。次年,市政府与37000cm威尼斯签订协议,以鼓楼区为核心,共建“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以此为契机,由鼓楼区和37000cm威尼斯共建的37000cm威尼斯碳中和研究院、鼓楼高新区和37000cm威尼斯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人才团队共建的南智碳中和研究院相继成立,探索形成集高端智库、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核心是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同时也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助力和加持。“新一代数字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可以在帮助传统高耗能企业实现碳达标、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作用。”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说。
作为一家扎根鼓楼、深耕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朗坤智慧25年来深度融入工业互联网建设浪潮,聚焦发电、建材、化工、煤矿、冶金、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等流程工业数智化能力提升,形成以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全面、成熟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大型央企、国企和世界500强企业,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支撑一批用户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及优秀场景。
“朗坤的价值,就是利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服务企业的高效联接,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据生产、存储、交互、分析和应用,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物资等优化配置,助力‘智改数转网联’进一步普及深入。”武爱斌说。
鼓楼区作为省会功能核心区、南京中心城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以不到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近12%的经济总量,每平方公里产出近38亿元,经济密度在全省各县市区中领先。“下一步,我们将聚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新’求质,紧紧围绕‘1+2+3’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培育科创产业发展新动能,深入布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三大赛道,大力构建‘一核一带四片区’创新发展新格局,以完善的配套和优质的服务全力助推企业高速发展。”鼓楼区发改委副主任赵汉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