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院教授张良仁成了抖音新晋“探店顶流”。靠着“考古+探店”,他登上了央视热播节目《三餐四季》和江苏卫视元宵晚会,经历成为江苏、河南等地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合作科研成果入选《Science》。相关话题频频登上抖音热榜,账号更是一个月内涨粉百万。
目前,张良仁教授的抖音粉丝已经超过160多万,带火了江苏众多美食和宝藏小店,成为37000cm威尼斯和考古学专业“招生代言人”,更被抖音网友称作是中国版“孤独的美食家”。不过,有这么多“云学生”,美食家已不再孤独。
瘦弱的身材、有些斑白的鬓角、“焊在头上”的鸭舌帽,一副黑框眼镜……似乎都和“网红”这个身份不太沾边。这位“孤独的美食家”,有着一身“教授风”的穿搭。点开他的美食探店短视频,内容却是一次次美食“考古”,在街头巷尾的小店里,探索食物背后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其实,“探店美食博主”的身份之外,已经54岁的张良仁,还是37000cm威尼斯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考古学习与工作已经36年。他曾主持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的发掘,目前主持中俄和中伊合作考古项目,“访问和发掘过的国家,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2023年8月,张良仁教授入驻抖音,开始带着几个同样喜欢探店和科普的年轻人一起,拍摄制作短视频,专门做美食“考古”,至今探访并带火了包括南京京华汤包店等80多个宝藏小店。
他以风趣幽默的讲述方式,结合美食介绍古人生活、历史故事,带领无数网友一同感受“味蕾里的中国”,带更多人了解千年以前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和历史中不为人知的往事与底蕴。
一笼汤包,背后是蒸笼7000年的历史;一颗冻梨,能追溯到西周就有的冷冻技术和华夏智慧;一份锅包肉,有着当年的满清和沙俄外交的渊源……
在张良仁的抖音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纷纷评论:“考古可以吃到这么多美食,我也想当教授的研究生了!”然而,从“考古学家”到“美食博主”的一路上,张良仁所经历的故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1
为了拍视频专门学播音主持
只为让考古从“冷门”变“热潮”
其实,在成为“探店美食博主”的过程中,张良仁教授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
做短视频探店博主,比想象得要难得多,不仅需要表演天赋,更要有细腻的感情和表情。在镜头面前表达时,张良仁还经常因为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面对镜头不够有表达力而紧张。
为了让自己的专业走得更远、做更有意义的知识传播,他特地找到专业播音员,纠正发音吐字、改善语调、提升镜头感,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考古美食短视频。
现在点开张良仁的短视频,尽管一些镜头下的他依然显得有些紧张,但比起最初的时候,他已经能够从容地把美食探店和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专业巧妙结合。一条成功的抖音视频背后,其实是张良仁无数次越过舒适区的尝试,和对于考古学科的坚守和传承。
参加学术会议的张良仁教授
“经费不足,无人关注,缺少关键发言权……”这些都是中国考古事业曾经面临的问题。在选专业时候,考古学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冷门专业”。因此,张良仁才决定用短视频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考古,让更多人看到:这么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其实也有平实、有趣和生活化的一面。
现在,对于已经是“百万粉丝博主”的张良仁来说,最大的梦想其实是用探店带来的收入,带着学生们去伊朗,继续完成他们已经挖掘了一半的遗址。几年前,他和学生团队在伊朗已经发现了仿制中国青花的瓷器,这些瓷器,也许能加强中国在丝绸之路的话语权,讲述更多的历史细节。
2
靠美食考古重拾“消失的附近”
一条视频带火数十个百年小店
从2023年8月开始,张良仁坚持每周固定几次拍视频、剪视频,讲述街头小巷的美食历史故事。
半年时间里,张良仁教授的美食视频,不仅把考古知识普及给更多人,还带火了包括南京京华汤包店在内的80多个宝藏小店。再访南京京华汤包店时,小店老板还专程感谢张良仁。因为他的视频,小店客人比以前多了不少,成了会有人来打卡的“热门汤包店”。
张良仁说,自己做“考古美食”视频的初心,其实来自对人间烟火的关注。他认为,史书典籍里,总在记录王侯将相、王朝兴替的故事,但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却很少在传统文献中被提名,因此,他要用美食短视频,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几千年前的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能被今天的世人重新看到。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张良仁教授在自己短视频账号的个性签名里写下过这样一句话。考古,美食和教育,此刻似乎也形成了一个闭环,印证着跨越时间的精粹,在千年后依然会有回响。王朝兴替、盛衰荣辱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一粥一饭、普通人的世间烟火,才是历史得以存续的原因。
抖音生活服务探店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有58万达人通过探店获得稳定收入,探店为商家增收729亿元,其中,直播为商家同比增收10倍,短视频为商家同比增收92%。“美食探店”正在成为人们感知生活、重拾美好的体验方式,而“考古美食”,则是张良仁另辟的一条“蹊径”。
幸运的是,现在正有更多像张良仁教授一样的学者,选择用短视频分享有意义的经历、有价值的知识,让教育不再只是讲授和考试,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