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媒体传真

    影视剧带火的“方言热”能持续多久? 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

    发布时间:2024-03-09 点击次数: 作者:鹿伟 徐梦云 杜雪迎 宋经纬 徐红艳 责编:朱安琪 王晓艳 来源:现代快报

    热播剧《繁花》让不少人过足了“沪语瘾”,“侬晓得伐”“灵得很”…… 其实除了《繁花》,《故乡,别来无恙》《南来北往》《山海情》等方言影视剧也都深受观众喜爱。影视剧带火的“方言热”能持续多久,现在年轻人还会说方言吗?现代快报记者走上街头,把年轻人口中的方言带给你听。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认为保护方言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建议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

    影视剧“方言热”

    普通话说久了,你还会说家乡话吗?

    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赣方言。方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包含着独特地方韵味和浓浓的乡情,是我们与家乡之间联系的纽带。现在的“95后”“00后”还会说家乡话吗?年轻人应该继续说方言吗?来听听年轻人怎么说。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在,每次在异乡听到熟悉的家乡话,就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王墨是浙江舟山人,他关注到,最近有不少热播的影视剧因为“说方言”而带起了一波“方言热”。比如,沪语版《繁花》让观众感受了一番上海“腔调”;《故乡,别来无恙》通过四川方言展现了成都升腾的烟火气。王墨觉得,方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传承方言也正是在保护城市的根脉,是在守护乡愁记忆。“每当和家人一起,用方言交流时,就会有一种很深的归属感。”

    来自甘肃庆阳的蔡昊霖在天津上大学,和同学一起来南京旅游。谈起方言,他忍不住用家乡话和记者交谈了起来,“我们的方言说慢一点其实是能听懂的,我在学校也会和室友说方言,大家都能听懂。”

    不过,由于城镇化进程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言在年轻人中间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由于离家上学、工作多年,也有很多年轻人的乡音有些“羞涩”了。“95后”吴倩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般过年才会回老家,“每次回家都觉得不会说家乡话了,感觉说普通话的自己,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呼吁方言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

    建议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摸清语言家底

    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传承方言?又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方言?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认为,语言文字很重要,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历史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也十分重要。

    丁建宁的老家在镇江丹徒,属于吴语系,他印象中小时候大家都非常熟悉自己的方言,“吴语系的方言很丰富,可能邻村说的话都是不一样的,家乡人一说方言亲切感就来了。”

    今年丁建宁也带来一条和语言相关的建议,他建议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摸清语言家底。丁建宁认为我国开展语言普查已具备很好的基础,语言学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调查经验。近年来国家语委、民委培养了专业的人才队伍,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能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丁建宁建议在国家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专项普查中增加语言国情调查的内容。例如国民语言能力、语言意识态度和语言活力、跨境语言调查,可在人口普查中增列相关调查内容;语言产业、语言经济、语言职业等方面的调查可融入全国经济、文化等专项普查;语言教育调查可融入教育领域普查工作。

    “方言的保护是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语言普查积累相关的数据,可以提供精准的语言国情信息,也有利于年轻人传承和学习方言。”丁建宁说。

    影视化记录!国家已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对于在部分年轻人群体里渐渐消失的“乡音”,37000cm威尼斯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汪莹认为背后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缺失”。她举例说,现在孩子从小接触时间最长的是普通话,比方说父母可能来自不同地方,于是家里日常交流就是普通话,孩子失去了方言的母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