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媒体传真

    【两会•我院人】杨德才:进宝带你看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杨德才:新形势下需培育外贸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3-05 点击次数: 作者:周怀宗 来源:新浪财经

    外贸是经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稳定与平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3年以来,受外需周期性下行、外贸结构性特点变化等叠加影响,我国进出口承压加剧,外贸行业面临较大挑战。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37000cm威尼斯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建议,通过继续推动外贸产业结构升级、聚焦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方向等途径,培育外贸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产业转型,建设高技术领域品牌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国内长期订单占比下降,短期订单的不确定性提升。杨德才介绍,部分海外客户不愿将已转移的订单再放回中国,长期订单获取量下降。与此同时,短期订单的不确定性又在持续上升。“我们在调研交流中发现,多数企业特别是加工配套企业和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未来形势预期不断减弱,从而影响外贸生存形势和发展规划。”

    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到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不仅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也是破解外贸困局的重要途径,杨德才表示,应继续推动外贸产业结构升级,切入价值链高端环节。包括加强高技术领域的品牌建设,梳理“新三样”中的优势企业,推动其从产业链的中间参与方,升级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高技术“链长”企业。“鼓励有潜力的领军企业,从参与产业链,转变到引领产业链,进而再到主导改造产业链,引领全球分工,提供成熟产品或整体解决方案,带动高技术进出口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对于海外侵权诉讼要给予国内创新企业足够支持力度,帮助企业了解海外法规,提供法律帮助,防止海外侵权陷阱,降低相关风险与成本。”

    多元模式,利用新技术拓展市场

    当前,外资产业链转移及其倾向,正在影响着外贸出口。2023年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研报告》中显示,将我国视为首要投资目的地的会员企业,占比首次出现下降,一定数量的外资有向东南亚、印度和拉美转移的现象,由此造成供应链上的本土企业面临损失订单、大幅增加运输成本等多重压力。“以东部某省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外资企业进出口金额持续下滑,贸易总额累计同比下降18%,幅度超过外贸行业平均下降水平。”杨德才说。

    为此,杨德才建议,通过提高供应链效率等方式,稳住传统外贸企业基本盘,“比如可以加强推广数字化贸易,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货物贸易方式进行升级改造,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化+外贸’行动,疏通淤塞环节,降低生产、存货与转口的贸易难度,降低企业成本。”杨德才说,“同时发挥好广交会、进博会等大平台作用,推动外贸企业‘抱团出海’,强化国际贸易市场供需对接程度。推动跨境电商提速发展,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面向国际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发展反应更加迅速的柔性供应链建设。积极应用海外仓拓市场、扩出口,鼓励跨境电商多元化模式落地。”

    政策引导,加快外企的转型发展

    适应全球贸易形势,我国外贸结构同样需要转型,杨德才表示,我国外贸供应链整体相对低端,多数“链长级”企业业务传统,创新力和竞争力存在短板,对整个供应链的带动力不足。如消费类产品多为海外品牌商代工生产,议价能力不强,利润率不高。

    从传统业务转型新型业务,贸易转型中,聚焦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方向,是留住高端供应链的重要基础。杨德才建议,通过发布“招商热力图”“产业地图”等,通过梳理图谱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引导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领域。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外资总部经济,加快推动外资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发挥自贸试验区作用,明确在保障外资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明晰外资产能的本土化要求,不仅生产环节在中国,“要把供应链留在中国,支持外资企业融入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外贸外资稳量提质。”

    改善环境,助中小企业应对挑战

    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的历程中,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杨德才表示,当前,海外市场对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要求持续提升,中小外贸企业在高ESG标准下,不仅要考量产品成本质量,还要符合海外客户的其他要求,做到生产过程可追溯,对中小外贸企业而言是新挑战。

    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新挑战,需要不断加强ESG培训,助力企业发展绿色贸易。杨德才建议,政府部门可针对海外市场的ESG要求,开展相关政策解读与培训,解决中小外贸企业政策认知难点。同时建立与国际市场互相认可的环保认证,提供环保认证和标准,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绿色外贸。“此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外贸企业使用清洁技术和再生能源设备,使用可追溯再生能源的方式,减少废弃物,生产和出口环保产品,提高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转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