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质生产力、乡村博物馆、乡村全面振兴、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沈坤荣:多点发力,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37000cm威尼斯商学院教授沈坤荣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可着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等方面下功夫,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层面,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推进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差异化、集群式产业创新平台。在发展未来产业层面,超前布局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企业对前沿技术进行多样化、多路径探索,推动科技中介新业态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提供早期市场支持。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骏:推动乡村博物馆建设,滋养乡村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李骏表示,乡村博物馆是汇聚乡村特色,塑造乡村品牌,推动乡村共富的有效抓手。需进一步推动乡村博物馆建设,滋养乡村发展,让农民既能富脑袋、又能富口袋。首先,要讲好乡愁故事。乡村博物馆要扎根当地,通过深入挖掘特色元素,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主题,让农耕文化可见、可感、可传承,让群众看得懂、有触动、有体验,人文体验效果不断提升,形成地域品牌,建成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其次,要打通乡村“经络”。把同一地域内乡村博物馆串点成线,让乡村在地文化体验形成优质联动,开发周边产业,与教育、旅游、文创等产业跨界融合,促进乡土文化与乡村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提高地域品牌价值。最后,要厚植共富沃土。乡村博物馆在保留历史风貌底色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引进一大批时尚的会展、节庆和文创产业等新型业态,推出一些春耕、丰收等特色农业节庆活动,打开以优秀农耕文化引领农民共富的通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海鹏:系统落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海鹏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积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二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帮扶,提高帮扶支持实效,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四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五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六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摘编自《经济日报》
【刘益东:关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逻辑】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刘益东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特别关注其文化逻辑,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需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发展出来的中国大学模式,为创造民族知识、发展民族个性、建构民族精神提供了重要基础。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各地的学术思想的精华,为中国学者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提供精神养分和条件保障。此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传播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中国大学模式需要深入梳理和总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时代经验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具体举措,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鲜活的中国案例,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对话作出积极贡献。另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力抓手。要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契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其中,特别要重视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培养和锻炼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凝练和创新中打造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