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媒体传真

    助力历史学繁荣发展

    王涛: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

    发布时间:2024-01-22 点击次数: 作者:王涛 责编:申博恒 王晓艳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新兴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古老的历史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何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如何发挥好数字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史料数字化?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编 者

    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

    王 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史学生命力的延续源于自身的开放性。20世纪60年代,有历史学家呼吁历史学要与地理、生物等学科结成新同盟,展开跨学科研究,为历史学带来多样性的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数字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今天我国历史研究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路径,努力顺势而为、力争乘势而上,让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进而推动历史学繁荣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学,涵盖史料挖掘整理、历史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收集、量化、解释和分享历史资料,揭示其中蕴含的信息。同时,当数字技术成为自身技能的组成部分,历史研究工作者也会自觉从算法等技术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研究,如此一来,历史研究的路径就会得到拓展,历史书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此外,数字技术还能用可视化等方式将历史研究成果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技术能给历史学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具备了更多的思维模式。

    历史史料使用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拓展。历史研究需要立足史料展开。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史料的范畴得到了拓展,史料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数字技术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化了对史料的认识,史料不再局限于文本材料,而是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图像、物质材料等在完成有效的数字化之后,都能够进入历史研究的视野。历史研究工作者可以足不出户使用各种类型数据库,还能利用检索技术快速定位获取目标文献。同时,一些此前无法获取的史料,比如由于年代久远或者因为外在因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遭到损坏的史料,还有容易损坏的脆弱历史文献,都可以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得到重建。再如有研究团队利用透视扫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快速有效提取获取书信等文献内容,使其成为历史研究的材料。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翻译古代文字,包括甲骨文、西夏文、残缺希腊语铭文等在内的古文字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识别与释读,扩充了古代文献的范畴。此外,之前由于数量太大无法得到有效使用的材料,也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通过算法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信息。比如,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家族留下的大量纹章素材,是研究近代早期欧洲文化与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但由于纹章材料过于庞杂,其形制与使用场景也不尽相同,研究难度极大。数字纹章项目使用机器学习以及语义网技术,实现了对纹章的自动描述与识别,使相关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历史研究方式得到改进。在得到数字技术赋能后,历史学的开放性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的理念和方法来推进历史研究,比如可以利用进行空间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计算语言学的主题模型模块等进行分析研究。这些跨学科的方法与历史研究结合能够发挥学术效能,甚至能获得具有颠覆性的发现。比如,国内有学者利用数字技术确立了“数字概念史”的方法论,基于人机共读,梳理了中国近代海量文献中思想状况的演变情况,追踪“道”概念的变迁过程,得出了超越传统认知的新发现。同时,在运用数字技术的情况下,历史研究的工作流程有了更多合作需求。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数字技能需要被掌握,但历史研究工作者不可能掌握所有数字技能,不同领域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就成为必然选择。这不仅让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历史研究课题在形式上具有团体协作的必要,而且这种跨界融合的研究方式也在实质上拓展和深化了历史研究。当下,大语言模型如何接入历史研究之中是热门议题。单纯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在方法论上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已经说明人工智能可以与历史研究紧密结合。国内已经有高校开发了基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大语言模型,能够实现点校、实体提取、翻译等功能,学术意义重大。当前的问题在于,历史研究工作者如何评估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的文字内容,如何让人工智能参与的历史书写具有更好的学术性并更好地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与时俱进建立有效的同行评议机制。这些问题并不会阻碍历史学家使用人工智能,但需要我们让人工智能更加规范地扮演学术助理的角色,推动学术研究中人机协作稳健发展。

    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形式得到丰富。历史研究工作从课题选择开始,经历漫长而艰辛的研究过程之后需要将成果发布出来,整个研究工作的流程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传统的学术发表体系具有相对封闭的特性,从形式上看,论文、专著、报告等形式比较单一,能够呈现的内容也十分有限,制约了研究成果社会效益的发挥;从效率上看,单一的出版媒介不利于历史研究成果及时被学术圈外的大众接受。数字技术让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方式的束缚,让历史研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受众上更加多元。比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数字敦煌”项目,充分挖掘数字技术对知识传播的作用,用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壁画等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复原,既在形式上更加多样,也让敦煌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更加有效。可以预见,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

    (作者为37000cm威尼斯历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