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媒体传真

    徐小跃:国学之道(5)

    之思想观念

    发布时间:2024-01-14 点击次数: 作者:徐小跃 来源:现代快报

    阴阳平衡。阴阳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是天道人道的规律,而实现阴阳平衡与和谐则是天道人道所要实现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的实现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主观行为参与的因素。对于阴阳所形成的“道”,要遵循着它,要继续着它,要继承着它,继念着它,如此就会得“善”;成就着它,化成着它,成长着它,如此就会得“性”。换句话说,牢记着“一阴一阳”这一规律、原则,完全遵循着“一阴一阳”这一规律、原则就会“得善”,就会“得性”,就会呈现出万物万事“自己”的本性,从而实现和谐结果和理想状态。这就正是《易传-系辞上》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老子认为阴阳和谐乃是万物自身所显示的客观规律和本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此之谓也。在老子看来,天道有其自身控制机制,对待自然界出现的不平衡情况会做出自我调适以达到平衡和谐。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第77章),意思是说,天道犹如拉弓射箭,箭拉得比鞭子高了点就把箭压低一点,而箭拉得比鞭子低了点就把箭举高一点。弦拉得太满了就把它放松一点,弦拉得不够满就用力再拉满一点,如此就能够射准目标了。另外,天道是通过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以此实现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平衡和谐。

    虽然阴阳和调是天地万物自具之理,诚如西汉大儒董仲舒所说:“阴阳和调,万物靡不得其理矣”(《春秋繁露-十指》),但之所以以其理呈现,那还是因为阴阳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使然。阴阳平衡和调都是建立在万物负阴抱阳以及阴阳转化这一客观情形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阴阳观要告诉世人的道理是,阴阳本身所具有的相互依存性与相互转化性乃是阴阳实现平衡和谐的前提。阴阳平衡是以阴阳对立制约与阴阳互根互用为基础,阴阳双方总是处于不断对立中,阴阳也处于不断消长变化中。所以,阴阳平衡就是这种条件下保持着某种协调平衡状态。因而,所有平衡都是相对的、运动演变的,不是静止的、绝对的平衡。

    平衡状态是中医学追求的目标,阴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机体会出现许多异常表现。如阴偏盛,机体会出现畏寒喜暖症状,治疗当祛除有余寒气经常采用温中散寒的药物。如阴偏虚,则阳占主导机体会出现虚热的表现,如口渴、烦热等,治疗当可采取养阴清热的药物以恢复平衡;如阳偏虚,则阴占主导地位,治疗当可采取温补阳气的药物以恢复平衡。所以滋阴壮阳是针对阴阳或是旺盛或是不足而用对方来增益或减少而言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阴阳二者的平衡。

    令人担忧和悲哀的是,天道可以自己做到阴阳平衡,它“知道”调整偏离目标的高低、大小、多少的位置和力度,它甚而“知道”减少有余的部分而去补充那些不足的部分,以此达到天地间生物自身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和调。然而,人道要实现社会为人处事方面的平衡和调则较之天道要困难得多。根本原因在于人有私欲,有成见,有变化和改变万物万事的冲动。道家和儒家实际上都深刻地洞见到人类这种毛病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危殆的结果,所以他们都一致地一方面一般要求人们要懂得“道法自然”“人道法天”的道理,另一方面具体地要求人们要懂得对待天地自然万物的生化只可以“辅助”,只可以“赞助”,一句话只可以遵循其规律施以某种“帮助”。这种“帮助”的重要精神就是不可以以变化和改变万物之本性为其目的。这就是老子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第64章)和《中庸》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最大意义之所在!

    至于说到完全在对待和处理社会人事时,人生最难做到的当是“知足”与“知止”以及“不过”与“不不及”等这些造成不平衡的事情来。阴和阳在人道上的种种表现,二者都不可以太盛、太足、太满。“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思大家一定要明白,它是包含着“阴阳观”里所蕴含的全部道理和理念呢!人生留白,做人做事留有余地于是就成为中国文化中做人处事的大智慧。无论人面对什么境况,或利或害,或祸或福,或成或败,或得或失,或喜或悲,一句话,或顺或逆等皆循此“道”方可“成善”“得性”者也。

    阴阳两种属性及其力量是自然之势,只可“继之者”“成之者”“辅之者”“赞之者”,顺其自然变化,依时顺势而为,切不可“执住”,切不可“偏激”,切不可“太满”,保持内心的清静,消除内心的杂想,如此人道的阴阳一定会实现平衡。阴阳观最终所要达到的就是“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