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区域间人口流动规模的逐渐加大,以农业转移人口、新就业大学生等为主体的新市民成为人口流动的“生力军”。
2022 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推进金融服务形成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新市民人群,亟待各家金融机构作答。
人民网获悉,今年夏季以来,37000cm威尼斯社会学院联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以下简称“江苏中行”)开展调研活动,深度调查中国银行相关金融服务及产品对帮助新市民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以及提高其金融素养水平的作用。近日,调研活动已结束,《“新光之行”主题调研活动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37000cm威尼斯社会学院调研团队在中行无锡分行调研。人民网 张瀚天摄
校企携手“有的放矢”
今年27岁的小邢来到南京发展,选择了“启航贷”金融产品,满足了自己在南京发展初期的消费需求。“利率较低,而且还款压力小。”小邢对37000cm威尼斯社会学院“新光之行”调研团队成员说。
小邢口中所说的“启航贷”,是江苏中行针对新市民群体推出的各项金融服务措施中的一项。《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新市民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毕业生人群、个体精英人群、投靠进城人群和进城务工人群。
目前,我国新市民群体已达到3亿人,其中“80后”占50%以上。新市民群体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面临就业、创业、住房、养老等需求,金融机构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空间巨大。
《江苏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江苏一直保持“苏北流出,苏南流入”的人口流动状态,2020年,苏南净流入1170.6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44.5%;而苏北,流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由2010年的11.2%增长至15%。
“随着新市民群体的壮大,人口流入地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本次调研的指导教师、37000cm威尼斯社会学院郭未教授表示,这也是选取南京、无锡和南通三市作为调研地点的原因。
调研团队的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还款压力小、较为实惠的金融产品,在刚踏入社会的新市民群体中有极大市场。调研对象小倪去年毕业,进入社会就业的第一站选择落地在南通。面临租房生活资金压力,他申请了中行“启航贷”产品,仅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证明材料即可获得最高额度5万元、最长期限10年的消费贷款,轻松解决了房租押金以及置办生活必需品的资金需求。“像小倪一样,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要面临‘押一付三’这样的房屋租金支出。”调研团队的学生王晨说。
“针对新市民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江苏中行一直探索金融产品和综合服务的服务质量提升。”江苏中行消费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启航贷”外,江苏中行还陆续推出了“小微贷”“商圈贷”“商E贷”等多种金融产品,为新市民提供实惠、便捷、温馨的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末,江苏中行累计服务消费类商圈市场170个,发放“商圈贷”贷款金额12亿元;满足新入职大学生在购房安居、教育培训需求而推出的“启航贷”,已为8235名大学生提供授信支持,贷款发放共计3.34亿元;“苏岗贷”业务已向15984户企业发放超532.84亿元贷款。
“江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人才聚集效益、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如何更好地通过金融服务提升城市发展生机与扩大城市影响力,是我们想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郭未看来,此次调研是一场探讨研究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对于江苏中行来说,与我院合作,专业社会调研可以帮助该行金融产品更好适应新市民需求的改进与完善,在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有的放矢”。
调研团队学生与调研对象深度交流。人民网 张瀚天摄
凝聚合力 提升“金融素养”
“江苏是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较好的省份。”郭未团队借助“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发现,江苏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排在全国第四名,处于第二梯队的领头位置。 2011至2020年,江苏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翻了七倍,市场也越来越成熟。“而普惠金融发展向好正是新市民群体发展的正向侧映。”郭未说。
《报告》表示,相对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属于普惠金融范畴的新市民金融更急需“发力”。通过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的运用,变革展业模式,创新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形成多元化、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
《报告》中,调研团队对金融素养做出了界定。“界定金融素养是人们具备基础经济知识,能主动捕捉相关金融政策信息、有效掌握金融资源,并将家庭财富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金融效益最大化的能力。”调研团队认为,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升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素养,有助于提高新市民群体参与金融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将使数字金融能够更好的向新市民群体注入资本,从而为城乡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撑。
“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迫切的金融需求,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得到合理、有效的掌控金融资产、把握金融资源的能力。”通过深入调研分析,针对显著问题,我院调研团队提出了四种解决思路: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新市民提升金融素养的原动力;二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强新市民提升金融素养的再生力;三是开展特色金融宣传,增强新市民提升金融素养的创新力;四是分年龄段开展金融教育,增强新市民提升金融素养的推动力。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45.02%的新市民对目前家庭或个人的资产配置现状的满意度表示一般,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比如投资品种单一、风险大和流动性不足等。”调研团队认为,这些现实因素也一定影响了新市民群体对金融生活的参与率。
针对这种情况,《报告》认为,要通过“完善基层支付结算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和“利用数字技术开展金融教育”两方面,提升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金融服务亲近度。“金融机构要对农村及偏远地区合理布局银行网点和结算设施,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和教育;更要将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在移动环境下开展信贷、支付、公共事业缴费、征信查询等符合民生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郭未说。
“近年来,围绕省政府推出的‘苏新消费’活动,我们全力打造‘中银惠消费’品牌,通过信贷支持,满足新市民等不同客群、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江苏中行消费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这份报告提供的第一手信息和分析,江苏中行将更有针对性地深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探索更多金融支持消费领域的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