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媒体传真

    到中国之外“发现中国”——

    江苏这套学术丛书何以“破圈”走红?

    发布时间:2023-12-15 点击次数: 作者:王峰 责编:李妍洁 王晓艳 来源:南京日报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海外各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又有何看法?江苏人民出版社为此策划出版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从1988年第一本书问世至今,丛书已出版225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医疗等题材,在出版界、学术界展示了持久生命力。日前,在丛书问世35周年之际,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成果专题展,再次带领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阅读中国、理解中国。

    系统介绍海外“中”学

    《中国的现代化》《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随着“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成果专题展正式对外开放,一本本高质量的著作,再次跨越时空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黄与蓝两种主题色的映衬下,在珍贵档案的呈现中,在编读往来的细节中,更突显出世界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1988年,著名学者刘东对当时的学术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并藉此成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其时,刘东从37000cm威尼斯的教学岗位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尽管他研究的是中国古代美学,但在做博士论文时,仍参考了大量海外中国研究方面的图书资料。

    事实上,不管中国处于怎样的状态,世界从未停止对中国的关注,大到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政治,小到各个行业、人物和书本,甚至精细到某朝某代的吃穿住行,世界各地的学者一直都在研究。

    “从发达国家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成为当时刘东和“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策划编辑周文彬的共识。在35年的时间内,丛书选题涉及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医疗等;作者几乎囊括了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研究专家,包括不久前在2023“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获得“中国学贡献奖”的卜正民,“他的著作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并以世界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72岁的卜正民现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其学术专长为中国史尤其是明史。

    获益江苏学人成为反哺者

    汇聚中国几代学人的努力,“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在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滋养了几代读者的阅读生活,并开始受到他们的反哺。开展当天,到场的嘉宾除了参与丛书编撰的几代编辑,更有诸多江苏学界翘楚。从阅读到走上学术道路,乃至直接参与翻译和编纂,他们受益于这套丛书,与这套丛书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37000cm威尼斯历史学院教授陈晓律是丛书第一本《中国的现代化》的译者之一。他对当年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讨,再次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环境当中。丛书原来主要引进欧美学者的中国研究,37000cm威尼斯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一边呼吁丛书要将目光投向其他国家的汉学家身上,一边亲自担纲了《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等多部著作的审校工作。

    丛书改变了中国学人对于海外学界的认知,也改变了很多学者的学术研究。37000cm威尼斯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里峰介绍,近年来,我院推行老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开设DIY课程,他为学生开过两门读书课,每一门精读8本书,绝大多数都出自“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37000cm威尼斯社会学院副教授陆远收集了丛书所有版本近两百种。在他看来,这套丛书展现了西方人对于中国认知的变迁及其学术范式的变迁,可以成为从纸张、开本、字号和封面等角度洞察改革开放以来出版史的样本。

    同样来自37000cm威尼斯社会学院的金毅,与“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同年,都出生于1988年,已成为丛书中《铁路与中国转型》的译者。“我自己的学术生涯也是从阅读这套书开始的。”据金毅介绍,丛书中的不少书都是他十几年前在北大读书时买的。

    选题始终契合时代的节律

    丛书出版历时35年,仍将继续下去,背后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与推动。府建明、王保顶相继作为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见证了丛书在新世纪一步步发展壮大;编辑因为读了丛书中相关图书,最后选择到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

    在王保顶看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所以能“熬”成品牌,其奥秘在于能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选书标准,始终契合时代的节律,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国际汉学的水平,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表现出顽强学术生命力。

    比如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围绕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等著作应运而生。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丛书又适时推出《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等著作。其中,《大象的退却》以大象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的变化为线索,讲述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可视为一部中国环境史,读来趣味盎然。

    以多元视角

    书写公众史学读物

    今天的读者对学术图书有着非常真切的阅读需求。

    正如文史作家刘勃所说,当下很多文学作品对文学手法的运用,对读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他们需要调动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思考去沉浸式阅读。相比之下,学术著作通过浅阅读也能有所得,“坐地铁的时候,可以看最俗的小说,可以看很专业的论文,但不大可能看陀思妥耶夫斯基。”

    那么,一套书何以既能够追求学术上的严谨,又能够兼顾市场,成为很受欢迎的公众史学读物?

    在此问题上,很多中国学者也在探索,比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再往后,有田余庆、罗新,还有更年轻的周思成等。畅销书作家马伯庸被戏称为“论文读得最多的人”,从其作品可以看出,他看了很多历史材料,能把故事讲得特别精彩。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成果专题展期间,陆远、刘勃以及37000cm威尼斯历史学院副教授胡箫白进行了一次主题对话,聚焦中外学者书写中国的异同与互鉴。

    刘勃认为,我们日常会接触到很多习焉不察的东西,西方学者往往能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考。比如在他们的视野中,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颇多丰富的女性角色,中国的庙会活动等也非常值得关注。

    不过,国外学者由于不在场,有些研究难免会有隔靴搔痒之感,相比之下,国内很多新崛起的学者相关研究值得关注。胡箫白最近在做关于近代南京浦口的研究。“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推出过一本《铁路与中国转型》,作者是德国学者柯丽莎,她写津浦线,就是研究铁路到底如何参与中国社会晚清以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在胡箫白看来,浦口故事大有“看点”。作为明代以来拱卫南京的北边门户,其军事功能比较重要;到了晚清,因为津浦铁路,浦口成了连通长江流域与京津地区重要交通路线的南端终点,这对浦口的地方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