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陈浦秋杭:推进媒体深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发布时间:2023-11-28 点击次数: 作者:陈浦秋杭 责编:米洋 王晓艳 来源:新华日报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一项紧迫课题。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中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7年2月,江苏全面部署全省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动媒体步入常态化融合阶段。当前,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已成为江苏各大主流媒体的基本共识。面对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冲击,江苏媒体突出各自优势,放大传播效果,积极发展新兴媒体,构建融媒体生产样态,不断加强舆论引导新阵地建设,基本建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极大提升了传播效果和舆论影响力。

    虽然过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江苏在媒体融合的显示度、受众的感受度、传播的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媒体的受众思维还须加强。虽然一些媒体在融合过程中,传播声量较大,但内容仍以单向传播为主,互动性强的产品、爆款产品、有代表性的传播案例还不够多,受众思维还须加强。二是新媒体运营机制还须创新。媒体具有事业化体制、企业化运作双重特点,其运营机制容易造成业务内容重复和资源浪费,使得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个别媒体仍在原有体制下进行转型,仍然按照旧有体制和旧的业务模式来运作,亟待创新体制。三是从业者整体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对于融合发展,有的传统媒体人理解得较为简单,“骑着新马,跳着旧舞”,没有完全融入工作实践。

    当前,江苏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明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和路径,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初步探索走向深度融合,从局部突破走向全面深化,进而牢牢掌握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主导权。

    加强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媒体融合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需要对现有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作出相应的调整,理顺管理体制,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统一管理尺度、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新老媒体采编人员均需纳入编辑记者管理体系,分类逐步解决新闻采编人员身份“双轨制”问题。改革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有利于调动事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推进媒体管理方式创新。推动各级媒体加强一体化考核,合理设置指标体系,形成以阵地融合、内容融合、技术融合、服务融合等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用考核杠杆倒逼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优化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深化各级主流媒体内部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再造,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围绕重大主题、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等,策划组织全媒体新闻行动。对于主流媒体所办的网站、新媒体,及时推动优化升级,丰富信息内容,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稳妥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要提升质效,深耕当地资源,讲好地方故事,不断扩大媒体社会影响。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在专业、权威、鲜活上下功夫,用好用足信息员、采访权等独特资源,用权威声音、主流价值赢得受众。

    强化媒体融合的技术支撑。更加重视技术建设,使其从支撑性保障向引领性保障转变。积极完善集大数据分析、云平台支撑、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实现资源高效整合、深度开发。积极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社交类应用技术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整合用户资源,集聚更多忠实用户,提升传播覆盖面。将新闻传播平台与社交平台结合,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开发建设智能手机交互平台,扩大主流媒体在移动终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支持创建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加强与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对接,推动前沿科研成果率先落地转化。充分用好中国(江苏)、中国(苏州)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党媒信息云平台、党刊全媒体传播高地、报社智媒体实验室和省广电总台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等信息平台,不断发力客户端、内容制作平台、数据支撑云平台等建设,推动媒体融合核心产品不断发展,重构新闻采编播发流程,实现采编自动化、传播多元化、评估系统化,为媒体融合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撑。

    增强媒体融合的人才支持。媒体的核心资源是人才,推动媒体融合工作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全媒体人才队伍。要加强校地合作,通过在校生培养、文化人才培训、记者培训等形式,扎实培育新记者新编辑,推动相关人才在新媒体平台上更好发挥所学所长。要推动人力资源转型,加大对传统媒体人才的新媒体技术、采编业务等培训,引导技术型、营销型人才向移动互联领域集中。要优化体制机制,尽可能破除人员身份障碍,职务职称评定尽最大可能向优秀人才倾斜,深化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力求建立面向市场和符合媒体创新发展要求的人事制度和薪酬体系。

    (作者单位:37000cm威尼斯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