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高校立足县域开设“新工科”,“众小虎”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多送上门的“双一流”,校地双方合作频繁互动密切。深耕经济强县产业基础,依托长三角产学研融合发展大环境,县域大学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前瞻布局前沿学科平台,掀开了大学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的新篇章。
不停思考地方需要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来江阴?江阴需要我们什么?这是一定要思考清楚的,地方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学的方向,这样大学办起来才有生命力。”南理工江阴校区党工委书记、副校长易文斌说,依托工科优势服务地方发展,不停思考“地方需要什么”,是南理工江阴校区的办学宗旨。
企业出题、高校答题,企业的技术难题就是高校的研究方向。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双良集团近年来挺进新能源领域收获颇丰,如今又部署进入氢能市场,但缺乏技术支撑。南理工江阴校区刚好有氢能领域的人才团队和技术储备,双方一拍即合。双良集团在江阴校区设立20万元奖学金和100万元发展基金,鼓励、支持在校老师“揭榜挂帅”,充实企业研发力量。海澜智云利用大数据进军电力交易碳中和市场,南理工江阴校区与其联合成立“南理工—海澜智云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
地方、企业需要什么,就确立什么样的研究方向,就培养、引进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县级市,江阴一些企业很难招引、留住尖端人才。南理工江阴校区主动提出大学资源向企业人才开放,企业招来的高端人才,高校可以聘为企业老师、兼职硕博导。“这相当于南理工帮着我们一起引才,给了人才更高的平台和更强的认同感,而且从体制机制上加强了校企互动合作。”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卫东说。
“高校落地地方,紧盯企业需求,科研成果转化率大为提升。”江我院学宜兴研究生院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延介绍说,去年8月江我院学宜兴研究生院启用,近千名师生、32个团队入驻,1年多来校地达成科技合作项目58项,其中百万级项目8个,涵盖环保、材料、生物医药等宜兴重点产业。
作为“本土高校”,常熟理工学院紧扣常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高校学科建设和县域产业转型深度绑定、同频共振,从纺织服装、汽车制造到声学产业,建立了一批又一批实验室、检测中心和应用创新中心,面向企业开放,培养实用人才。在纺织领域,常理工被授予“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汽车制造是常熟支柱产业,高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设了动力、控制、内饰、车身、底盘等6个模块。眼下,常熟全力打造“中国声谷”,常理工又建成声学基础、水声工程、光声技术等6个实验室和应用创新中心。
立足“地方需要”“未来需求”,“双一流”落地县域也需调整研究和服务方向。溧阳既是生态大市,又是新能源重镇。南航天目湖校区为此开建天目湖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大学和县域联姻的背后,是校地双方找到共同发展结合点,携手培育发展新动力。”37000cm威尼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说,江苏县域经济发达,但也处转型发展关口,新兴产业如何落地生根,与产业匹配的人才缺口如何填补?作为知识和教育中心的大学给予了有力支撑。高校下沉县域并选择“新工科”,面向企业培养实用人才,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拓展,是高校和县域的双向奔赴。
把专业建在产业上
社会化服务不仅让高校研发更精准、更接地气,也让高校获得了经费支持,校企互动频频,校地合作密切,产学研可持续发展。
2020年11月,金山环保集团捐资3000万元用于江我院学东氿校区建设,江我院学成为企业智囊团成员,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与企业成立“金山·环境大讲坛”。常熟理工学院200多个理工科博士组建了30个“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三跨团队”,两年来完成校企合作项目412项,为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及工艺难点34项,到账合同金额7000多万元,20多名博士获聘企业科技副总,建成声学产教融合工程中心、氢能创新研究院、纺织检测中心项目等一批研发平台。
“服务好,才能发展好。”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王任说, 2021年常熟市与常理工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常熟支持高校建设经费1亿元,围绕中国声谷、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12个领域展开合作。除此之外,常理工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合同每年也有两三亿元,扩充了学校经费,支持了科研发展,锻炼了师资队伍。
把专业建在产业上,成为县域大学办好“新工科”、深化校地合作的共同选择。江娴博士2021年入职南理工江阴校区新能源学院,日常授课之余,她还在江苏安凯特科技股份做企业博士后,协助企业研究水电解制氢催化剂制备及应用。“当时是企业主动对接,学校做了匹配,我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朝企业需求靠拢,期待能有更多科研成果实现就地产业化。”江娴说。
李亚龙博士是南理工江阴校区教师,课余时间一部分给了江阴法尔胜路桥科技,一部分给了南理工(江阴)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前者,他参与法尔胜研发的碳纤维缆索,重量约为钢索1/10,抗拉强度却为钢索10倍,被用到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后者,他协助在南理工(江阴)工业互联网中心创办了“无锡轻智力算科技公司”。
“像江娴、李亚龙这样,学校鼓励青年教师走进企业,将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瞄准企业实际问题,凝练学术发展方向,做实研究课题。”易文斌说,南理工出台《江阴校区企业博士后制度》,新进校每名青年博士首聘期内须进入江阴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进行为期2—3年的博士后工作,已有11名青年教师进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既解决科研经费问题,也更夯实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在河海大学金坛校区开学后,眼下常州市金坛区正筹备开建华罗庚科学城,依托河海大学科教资源,布局科技孵化、产学研合作、综合服务等多类型、多功能业态。“校地‘双向奔赴’,推动河海大学优势学科与金坛‘五新产业’形成耦合效应。”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说。
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向上生长
县域大学扎根县域,但视野并不局限于一域。西交利物浦创业家学院标语牌上写着:“研究方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江我院学宜兴研究生院定位“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苏大吴江校区则把该校命名为“未来学院”,目标是建设“研究型、国际化、前沿性”大学。
“向下扎根,也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长。”省社科院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认为,县域经济强,是江苏经济的鲜明特征,县办大学落户的经济发达县,要么长期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如昆山、江阴、常熟;要么在先进制造业集群上独具特色,如溧阳、金坛是新能源重镇,宜兴是环保产业之乡,拥有一大批世界、中国500强和行业头部企业,立足经济强县兴办“新工科”,就是瞄准产业科技前沿。
我省众多县域大学从系科设置、产学研合作到学术交流,既立足区域,又瞄准前沿,如南理工的氢能研究、常理工的声学、西交利物浦太仓校区的工业4.0平台、南航的碳中和研究院等,既符合当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方向,也成为国际前沿学科和平台。
“敢于喊出创办‘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是基于太仓的临沪区位优势,‘德企之乡’的产业基础和校本部在苏州工业园的长期办学积累。”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分校首席教育官张晓军说,学校创办的物联网、制造生态、智能机器人等学院,既能在太仓找到实训基地,又可从校本部和上海得到学术支持。
“常熟是‘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常理工不仅服务常熟,还辐射苏州,放眼长三角。”王任说,深耕常熟的同时,常理工“放眼看世界”,频频举办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各类高端互动平台。上月底学校组织的中美省州立大学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吸引了50多家中美高校代表、在苏美资代表出席,“每年,常理工要举办这样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活动数十场。”
8月21日,为期5天的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在江阴落幕,吸引全国国防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0多个单位的80余支队伍参加,中兴、华为、大疆等龙头企业现场观摩。落户江阴三年,南理工江阴校区连续操办三届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既为江阴项目招引提供平台,也为学校系科建设开拓视野。
“脚踏实地,还需仰望星空;立足县城,更要放眼全球、前瞻未来。”操太圣说,江苏县域大学丰富了高等教育的产学研机制,为大学办好“新工科”探索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