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孙晓云:在“日常书写”中亲近长江

    发布时间:2023-11-05 点击次数: 作者:孙晓云 责编:朱安琪 王晓艳 来源:光明日报

    《大美长江》书法个展中的作品,均为用行草书体书写在传统八行笺上的书法原稿,体现出日常书写的亲近感。

    我是生在长江边、喝着长江水长大的南京市民,也曾经在长江的对岸插队五年,宽阔汹涌的江水,或和煦或凛冽的江风,伴随我无数次的往返。无论是“渺大江之西来,浩百川之东走”(明薛章宪《大江赋》)雄浑磅礴的气象万千,还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绮丽宛转的纤柔情愫,这些诗词中描写的意境,都时时回荡在我的心头。

    南京是长江流域的一个文化重镇,我们常形容文人“江左风流”,也是历史的佐证。在中国书法两千多年的长河中,魏晋时期是书法的巅峰,以王谢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艺术格调已渗透到金陵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崇尚的书法审美意趣和精神,一代一代在这里继承和弘扬。我曾经书写过许多吟咏金陵风景、江边胜迹的诗词,也曾经创作了一篇将南京历代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起源以及演变归结起来的小楷长卷《金陵揽胜》,关于长江诗词、长江文化,积累了一些用书法表达的形式。

    今年,我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了行草书新作《大美长江》,特邀37000cm威尼斯古诗词专家莫砺锋教授精心编选汇辑了89首古代咏长江的诗词歌赋,分成“一泻千里 东奔入海”“五湖九派 气象万千”“人文景观 流光溢彩”“江声万里 歌咏千秋”“大哉长江 与天同休”五个部分,并附每一首诗词的作者、年代、注解和历史背景。这些作品表达了我作为一个南京人歌颂长江的真实感受,希望可以让人们在书法艺术与古诗词的融合中,体验长江主题焕发的文化新活力。

    十多年来,我分别用楷、行、草书写了《道德经》《四书》《历代家规家训选》《中国赋》《诗意江南》《运河颂》《中华匠心》等经典文化丛书,今年又推出了新作《大美长江》。草书和信札的统一形式,三万多字的全部原稿同时展出,这还是第一次。用这种延续了上千年广泛使用的信笺书写形式,以现代展陈方式呈现,可以让观众近距离地观看到每一个字的笔画牵连、前后不同的细微变化,甚至可以看到多处的裁剪修改痕迹,再加上配放的书写小视频,希望能够让观众增加更多的亲切感和现场感。

    回想起今年春节前后,我每天伏案书写、修改、校对,往往夜深人静时,在书斋里,在夜晚的灯光之下,度过了简单而宁静、紧张而充实的近两个月时间。这些作品包含着我将书写融入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真实感受。这样的书写方式和我们的生活很近,一方桌面,一张小小的信纸,随时都可以坐下来,进入书写状态,不需要别人抻纸,也不需要有任何人的观看,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投入我们的寄托。这让我以专注、宁静的心态,在书写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用信札、手稿、信笺书写的形式来表现重大题材,来表达长江的主题,并且将一本书做成一个将古典文学与古典书法相契合的主题展览,于我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挑战。莫砺锋教授说,书法汉字本身是有意味的一种文字,长江是千姿百态、一泻东流的,包含雄伟的力量、气势,跟书法的内在精神是相关的。我也觉得,能够用古典的书法形式再现那些千百年来的锦绣文章,是书法与文学的一次完美结合。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今天,我们在诗文歌赋中品味长江文化,感受在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下长江一泻千里、东流入海的壮丽景象,寄托了我们长江儿女的一份特殊情怀。我非常荣幸能通过这次展览,使长江之美、诗词之美、书法之美得以传递,同时,让绵延千里、气势磅礴的长江永远成为中华民族可亲可敬、可歌可泣、激励我们一往无前的文化记忆。

    古老的书法在当今时代该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运用当代科技传播手段与重大题材创作紧密结合,这是我们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要通过书法实践逐渐探索的。拉近人们与古典文化的距离,还原书法在古人生活中最自然的应用场景,在传统文化典籍和当代书法学习以及全民阅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书法与自然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我们每一位书法艺术家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回到书法的源头,一个人,一支笔,一张纸,亲近书写,亲近文化。书写,它这么单纯,却这么美好,这么重要。

    (作者:孙晓云,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我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