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37000cm威尼斯和全英华人教授协会主办的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在37000cm威尼斯苏州校区举行。40余名中外院士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前沿科技议题开展学术研讨。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37000cm威尼斯党委书记谭铁牛出席并讲话。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逯高清、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崔占峰、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作主旨报告。论坛还设智能技术与制造、绿色技术与制造两个专题论坛。
随着智能制造持续发展,过去传统福特式流水线将逐渐改变。林忠钦在“智能制造创新实践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中表示,传统流水线特点是产品标准化、流程分解、科学管理和刚性产线,适合大批量生产,但缺点是对市场反应慢。随着“精益智造”模式和技术的推进,未来汽车制造业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目前汽车企业采用的岛式总装生产线,实现了‘车找工位、物料找车’的智能调度模式,工艺设备自动感应车型信息,根据配置要求自动装配。”林忠钦畅想,今年汽车的装配有可能移动到4S店来进行,由智慧物流企业进行配送。通过手机App,人们就调动智能车载机器人实现车辆的下线检测与返修。
除了汽车业,智能制造在船舶工业和大型民机等方面也大有可为。林忠钦介绍,目前我国船舶总装建造竞争力不断增强,2023年1—6月,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49.6%,72.6%和53.2%,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但也面临产业附加值低的挑战,传统切割、打磨、焊接、管加工等对人工依赖性还很高,建造效率低。如何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来改变行业现状值得研究。建立智能车间、建立智能船厂、建立船舶智能制造联盟三步走战略已经在逐步推进。
“我国氢燃料电池发电未来占长周期储能15%—40%,随着氢燃料电池发电需求快速提升,205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邹志刚现场展望了氢能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研发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是国家能源转型的重大需求,“可以预测,随着国家高质量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会从碳循环逐步走向氢循环”。
挑战与机遇并存,邹志刚也列举了发展氢能的四个挑战——氢能制备、氢的存储和运输、氢燃料电池以及氢能的标准化。例如,和传统方式制氢相比,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成本较高;氢的转移运输相对困难,增加了氢能利用的成本等。在氢能制备中,光催化水分解是全世界关注的一项新技术,目前37000cm威尼斯已构建出太阳能转换效率达到8%以上的光热耦合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原型装置,其研究成果和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邹志刚表示,我们国家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分解海水制氢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世纪,人类要破解气候变化、生命健康、能源问题等全球性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大的市场规模,将为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最好应用场景。本次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旨在通过世界一流科学家的推动,以高质量科技成果共享、一流人才交流和高等教育互鉴,推动跨国学术交流、合作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和合作,推进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凝聚全球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摄影 佘治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