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在江苏展出

    发布时间:2023-10-24 点击次数: 作者:胡玉梅 责编:米洋 王晓艳 来源:现代快报

    《暮江吟》《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扬子江》……

    10月23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正式开展。

    江苏省副省长徐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常胜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37000cm威尼斯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等参加开幕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斌主持开幕式。

    展览展出由37000cm威尼斯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遴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书写的89件长江主题古典诗词书法作品。

    “双辉合璧”

    感受古典诗词和中国书法艺术“双重美感”

    开幕式上,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致辞。徐宁表示,江苏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长江江苏段横贯东西433公里,流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孕育滋养了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江海文化等地域文化,人文鼎盛与江天胜景相辉映。作为“流动的文化”,长江既是时间上的流淌,也是空间上的绵延;既是一条滋润百姓、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更是一条文脉绵长、充满灵性的诗意之江。千百年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写下一篇篇华彩诗作,生动展现了长江的历史之美、风物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构建起源远流长的长江历史文脉,也映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度、一个时代的家国情怀。

    徐宁指出,本次展览是中国书协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孙晓云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的“双辉合璧”。她说:“在感受古典诗词和中国书法艺术‘双重美感’的同时,从中踏寻中华文明的根,筑牢民族精神的魂,是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践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特”在三个一,大美长江尽在其中

    “‘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特在哪?特在‘三个一’:一条长江,以长江为书写主题;一批手稿,多达3万余字;一幅长卷,把一张张手稿连起来就是一幅超长的书法长卷。”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章剑华致辞。

    从特展中,观众能品味到什么?章剑华表示,能看到书法艺术的精美、书法内容的精彩、书写状态的自在、书法作品的经典。“看过这批手稿之后,我只想讲两个字:精湛。”

    这批作品为什么用行草?章剑华表示,既是更能表达长江诗词的气质与气势,又是在书体风格上的一次创变。细细品读这些行草书手稿,提按顿挫,干净利落;轻重缓急,收放自如;结体形态,多姿多彩;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上下勾连,丝丝入扣。正所谓:笔笔精到,字字精妙,张张精美。

    同时,观众通过展览,还能看到历朝历代书写长江的诗词歌赋。可以这样说,大美长江尽在其中。欣赏精美书法的同时,观众也欣赏了精美的古诗和大美的长江。

    章剑华认为,这些作品体现了书法的隽永之美、长江的浩荡之气和人类的永恒之情,不愧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也必将成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长江精神,激励我们一往无前

    江苏,以江得名、因江而兴、依江发展。

    “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让人们在书法艺术与古典诗词的融合中,感受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孙晓云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携手策划出版了行草书新作《大美长江》,特邀37000cm威尼斯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精心编选汇辑了89首古代咏长江的诗词歌赋。

    开幕式上,莫砺锋介绍,《大美长江》按照内容分成五辑,第一辑整体歌咏长江的风貌,第二辑歌咏长江的重要支流、沿江干流的重要湖泊,这两辑主要写长江的自然风光;第三辑歌咏长江的人文景观,如江南四大名楼等;第四辑歌咏长江流域历代人民的生活以及文人的踪迹;第五辑歌咏长江精神。

    莫砺锋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将长江之美、诗词之美、书法之美得以传递,让绵延千里、气势磅礴的长江精神永远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可亲可敬、可歌可泣、激励我们一往无前的文化记忆。

    他说:“因为万里长江滚滚东流、千回百折千姿百态,它本身表现出来的力度和气魄,跟书法的结构、形象是直接有关的。当书写以长江为题材的诗词文赋的时候,长江的形象之美一定会渗透在创作时的灵感中间。”

    架起桥梁

    拉近人们和古典文化之间的距离

    “在我工作了十多年的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这还是第一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说。

    孙晓云坦言,自己生在长江边,喝着长江水。“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今天,我们在诗文歌赋中品味长江文化,感受在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下长江一泻千里、东流入海的壮丽景象,寄托了我们长江儿女的一份特殊的情怀。”

    说起这次手稿,孙晓云表示,这不是一般的书法个展,“从头到尾只有一种形式,就是书写在传统八行笺上的书法原稿,大部分是放在特制的展柜里。”她说,回想起今年春节前后,自己“二阳”刚恢复,每天往往在夜深人静时伏案书写、修改、校对,度过了简单而宁静、紧张而充实的近两个月时间。

    孙晓云说:“用这种延续了上千年普遍广泛使用的信笺书写形式,以现代展陈方式呈现,可以让观众近距离地观看,每一个字的笔画牵连,前后不同的微妙变化,甚至可以看到多处的裁剪修改痕迹。再加上配放的书写小视频,可以让观众增加更多的亲切感和现场感。在书法实践中,拉近了人们与古典文化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文化典籍和当代书法学习以及全民阅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