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畔,紫金山下。历史的硝烟、文化的传承、经济的繁华,一座明孝陵,见证着南京这座历史名城600年来的风雨。
如今,位于紫金山环抱中的明孝陵,前后纵深约3000米,对于偌大的钟山风景区来说并不算大,但她的价值尤为凸显。翻开《之江新语》,相关文章深刻阐释了“文化经济”的概念:“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这里,正是感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发展之道的一扇窗口——600年前,明孝陵始建时,她是大国王朝的肇始与寄托。20年前,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她已是历史文明的见证。经历廿载风雨,明孝陵继续随着时代变化而沉着蜕变,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市民公园和城市地标。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明孝陵“入遗”20周年,疫情影响散去、旅游经济全面复苏之际,记者再探明孝陵,看这座文化宝库内,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交织相融互促、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故事。
多重价值的集合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在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南京,迄今为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只有一处,这就是明孝陵。
在明孝陵内缓缓踱步,随处可见高大茂密的树木,满眼的浓绿映衬出陵园的清幽古朴。从下马坊到大金门及整个神道石刻,布置蜿蜒曲折,经陵宫门、享殿前门、享殿、方城及明楼直到宝顶,建筑工艺达到高峰。
这块“宝地”,如今已从皇家陵寝,变成全人类共同的瑰宝。
“申遗成功了!”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大会审议,南京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体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赢得全票赞成,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举改变中国“四大古都”唯独南京没有世界遗产的尴尬。
“申遗成功那天,外面到处都是鞭炮声。”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汪东明,20年前还在紫金山北麓的锁金村居委会工作,如今,他已从申遗时的见证者,变成明孝陵“新一代”守护者、开发者和记录者。
翻开由他总编纂、最新出版的《明孝陵新志》,明孝陵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陵寝营建、守缮管理、陵区生态、文旅景点等一一呈现,浓缩1934年至2022年的史料和研究成果。90万字的篇幅既展现了明孝陵厚重的历史,也述说了20年来的开发新程。
明孝陵当然不是一本书能说尽的。明孝陵也早已不只是“一座陵”。
“明孝陵景区是极佳的‘教育基地’和‘科普基地’。”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数次造访这里,他认为,明孝陵集中反映了明代汉文化的制度、面貌;明孝陵的规制也影响了后来的十三陵乃至中山陵,对于历史教育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明孝陵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明孝陵博物馆馆长任青深感其重:明孝陵入遗后,景区不断发掘自身文化内涵,完善各种保护措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今年7月3日,明孝陵“入遗”20周年系列活动开启,除了“重头戏”学术讨论会,还包括制作2部专题宣传片、编撰出版3本书籍、策划举办4项专题陈列展览,以及开展明孝陵主题文化研学、“非遗进景区”、古树名木认养保护、“倒计时30天”文化行走等项目。
明孝陵是世界的,也是南京的。如今,明孝陵国际声誉愈隆,此间热闹,印证了37000cm威尼斯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当年的期待——全程参与申遗,20年来持续关注着明孝陵保护与开发的贺云翱认为,江苏尽管有大运河、有园林,但明孝陵作为世界遗产,对展现中华文明古都城市风采,展现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历史特征,以及展现南京作为四大古都之一的独特地位有着重大意义,“明孝陵入遗,对推动南京走向世界级城市有重要价值。”
守正创新的考验
秋风猎猎、苍树幽幽,南京中山门外的明孝陵下马坊遗址公园内,下马坊牌楼静静伫立,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
当年,这座下马坊位于中山门大街,正处在宁杭公路上,车、人都要从中通过,见证着古老城市的现代化崛起,也阻碍道路扩展和车人通行。1982年,相关部门将下马坊从中山门大街北移20米,40多年过去,两个柱子已有歪斜,上面也出现明显裂痕。
“从2019年开始,我们启动修缮工作,将下马坊主体围起来,从下到上进行扶正和裂纹修复。修缮的每一步都需要合规报备。”汪东明很清楚,文物保护时不我待,但也要慢工细活,这才是对文物的尊重和负责。今年6月,明孝陵下马坊的修缮终于完成。
文化遗产是时间的馈赠,也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我们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原则,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到‘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汪东明介绍,为护好明孝陵这块“不可再生”的文明“瑰宝”,20年来,已先后实施10多项大型文保工程,基本恢复了建陵之初的建筑规制与空间序列。
保护,在心也在“技”。如今,在普通游客注意不到的地方,明孝陵已遍布激光探测仪、声波探测仪、视频监控和红外线监控,人数过多、地面沉降等都会自动警报。2020年6月,南京明孝陵监测预警系统项目试运行,建立16大类56个监测项,24小时对明孝陵进行动态数据监测、实时监控和追溯分析。
文明资源既要有效保护,也要高效留存。位于景区东南侧的明孝陵博物馆,便肩负着这份使命。2000年2月28日,《新华日报》B2版曾刊载《“孝陵”博物馆开馆》的报道,文中写道,“为使明孝陵各类文物遗存的收集、保管、展示、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和文物旅游等获得组织机构和科学管理上的永久保障,相关部门正式兴建‘孝陵博物馆’。”如今,这份报纸也正在馆中陈列。
走进明孝陵博物馆,沿着参观动线,会从地上行至地下,再蜿蜒迂回地上,仿佛要走进幽深的历史中,又回归到现实中来。“我们希望通过开拓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资源转化利用的新思路、新举措。”任青一一历数:去年,博物馆出版《明孝陵的守护神》童话绘本,尽管有疫情影响,但依旧举办线上线下展览17个,全年参观人次突破13万。
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明孝陵博物馆,是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70座博物馆中的一座。南京市文旅局局长谢国庆表示,明孝陵博物馆和明孝陵不断“探路”,在各方所助之下,建立起完善的科学保护体系,这份经验,也为南京其他文保单位和项目提供了借鉴。
文旅融合的探索
秋日的明孝陵迎来“最佳打卡期”。缓步在明孝陵内石象路上,沿途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两蹲两立,夹道相迎。路旁栽种的乌桕树、银杏树、梧桐树,树冠层叠交织,随季节变换颜色。这里,也被游客们称作南京“最美600米”。
“我50年前就是在南京当的兵,那时候周末会和战友们来孝陵看看。当时这里还都是泥土路,石像下全是杂草,现在大变样了。”退役老兵丁彭在孙女陪伴下来南京“故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
明孝陵不同于夫子庙和总统府这样的“顶流”打卡地,在整个钟山风景区范围内,名声也不及中山陵。作为文保单位,明孝陵旅游究竟应该怎样开发?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给出思路:一个好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应当在意向空间产生膜拜价值,形象空间产生展示价值,功能空间提供体验价值。
“旅游开发不能丢失文化味道,要跟景区‘调性相符’。”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一段“敢于放弃”的经历:景区内空地很多,曾想引入充气城堡等设施,可以想见会吸引大量小朋友,但最终还是作罢,“我们这里不是游乐园,主打的还是历史文化。”
“春风吹过明孝陵,千树桃花烂漫红。”10月2日上午,“相约最美石象路”主题研学活动吸引南京市内众多中小学生报名参加,阵阵朗读声中,学生们慢慢了解诗人眼中的南京、钟山、明孝陵。
“我们为青少年专题策划推出多款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全市学生探访‘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深度了解明孝陵历史文脉、感受文化魅力,寓教于‘游’。”明孝陵博物馆讲解员潘莹说,这个暑期,景区内大概举行了40多场类似研学活动。
“这里有各类文创产品,欢迎大家‘把明孝陵带回家’。”在明孝陵博物馆文创“叭叭小店”,售货员李芳向游客们展示着各类明孝陵文创产品。既有书签、冰箱贴、玩偶、茶具等IP小物件,也有“守护神”系列绘本等衍生书籍。
“近年来,我们依托‘景区+’资源,逐步探索‘文创+’模式。”任青介绍,博物馆与非遗绒花艺人签约,结合传统节日和景区资源特色,创作“燕雀湖荷花天鹅”“玉兔金桂”“虎凤蝶”“萤火虫”等绒花制品,开发童话绘本,开展青少年及成人文化研学活动,还联合迅雷数字藏品平台推出“铜火铳与铜手铳”两件数字藏品……通过文旅融合的探索,将文化“有机变现”。
如今,明孝陵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明孝陵入选文旅部“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与城共生的典范
“南京是六朝古都,来南京肯定要带孩子来这些古迹看看。只是没想到可玩内容这么丰富。”10月5日,在苏州工作的程先生带着8岁的女儿在明孝陵游玩了整整一下午。“老师说,到了明孝陵才算到过南京。”程先生女儿程子钰兴奋地说。
明孝陵是独一无二的,但她并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孤独的。她置身钟山,与南京这座城市相融共生。
在中山陵合影的发黄老照片,儿时游玩明孝陵存下的老票根,灵谷塔建造时的施工图……9月27日上午,南京钟山风景区举办“老物件”捐赠仪式,市民游客纷纷捐出保存多年的老物件。今年8月以来,南京钟山风景区面向全社会开展“老物件”征集活动,目前已获捐物品150余件。
“这些东西跟随我大半辈子了!希望能够帮助后人读懂中山陵、明孝陵,读懂南京。”景区退休职工汪诗珊此次捐赠70件陵园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史料,这些物件不仅积淀着珍贵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老一辈景区人艰辛的奋斗历程和钟山风景区的发展变迁。
“当年中山陵只有一小块,后来前后山全部划入钟山景区。”在中山陵管理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任青指着山脚下的道路说,她看着这里由土路变公路,再到如今穿越景区的“城市观赏线”。
这些年来,明孝陵将陵区古树名木纳入整体保护范围,建成前湖公园、梅花谷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等园区,打造出“万株梅园”“长生鹿苑”“燕雀湖落羽杉林”等“网红”景观。
“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对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最佳挖掘,莫过于融入百姓生活。73岁的李建承老人退休后早晚都会来明孝陵锻炼身体。景区道路两边,参天古树环绕,据测算,年氧气排放量达380万吨,成为城内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在石象路旁,以红楼梦为主题元素的拾叁茶,成为不少游客朋友圈的一抹风景;名曰“含芳阁”的景观亭,实为一家咖啡店……这些明孝陵内的“网红店”,吸引着一批批年轻客群,拉动周边消费。中秋国庆假期,整个钟山风景区游客量达到160万人次,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的326家5A级景区中,位列全国第三。
浓浓烟火气让人感到可亲,将商业业态融入景区,将传统与现代对接,“文化+经济”双轮驱动,明孝陵正变得更加迷人。
在记者将要离开明孝陵时,汪东明一再强调,“过去,我们可能会局限于文物保护。现在,要加大对‘世遗’的活化利用,把文化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在汪东明的话语中,明孝陵未来发展的蓝图也渐趋明晰,透过那条石象路,“最美的景色”将穿越历史、照映现实、直至未来,延伸出一条更为悠长、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