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首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三省一市的院士、专家围绕“共商长江大保护、共创区域一体化”主题,共同探讨长江保护与流域治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理论、新路径。
“河湖健康是幸福河湖的基础,城乡供水保障是幸福河湖的重点任务,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质量提升是幸福河湖的核心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在主旨演讲中抛出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幸福河湖的内涵,是指能够维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河流湖泊。而鉴定河湖是否健康的标准是“生态系统须完整,生态过程能恢复,河湖功能可持续”。
生态文明建设,水是基础。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持续推动科学“治水”,承担了大量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从治理黑臭河到打造“幸福河湖”,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比如,太湖流域各省市将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经过第一轮高强度治理,太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持续15年实现国务院“两个确保”目标,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
不过,由于长三角地区河湖数量众多,水生态问题成因复杂,河湖等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依然任重而道远。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张建云认为,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构建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以太湖治理为例,他具体提出5点建议:进一步加大面源污染的收集和治理,建立“点源排放—河流水质标准—湖泊水质标准”三级标准体系,实现流域排污标准与湖泊水质标准科学衔接;由湖泊纳污能力反推河流断面水质标准,进一步严格入湖水体质量;建立太湖生态安全缓冲区,形成太湖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强河湖联通,科学调度水量,改善湾区水动力条件;关注内源污染,进一步加大清淤力度。
什么是生态安全缓冲区?张建云解释道,这是指生态空间中具有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包括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功能的区域。他建议,统筹建设“水源涵养林—湖荡湿地—河流水网—湖滨缓冲带—太湖湖体”在内的“一湖四圈一层”流域生态圈层和“江-湖连通”的流域生态安全系统。
“解决好污水管网问题,城镇水环境治理才能见到实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祖信作主旨演讲时说,长三角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是要解决排水管网的混接、错接、破损、混流等问题。2022年3月,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提前到2024年完成,可以说是任务非常的紧张。”徐祖信认为,一定要抓好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同时,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旱天直排生活污水截污管道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增设调蓄、快速净化等设施,降低雨季溢流污染。
“未来10—20年,管网将成为各个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主战场。谁能够在管网材料、管网构造、管网非开挖修复中取得先机,谁就能够占据领先优势。”徐祖信提到了一种非开挖修复自动进料和紫外光固化技术,利用内衬管液压动力收放装置和气缸调节多方位夹具,可以实现自动送料和解决内衬管穿井褶皱问题,而自伸缩和自行走的紫外光固化机器人,可以在施工中不受管道弯曲或起伏限制,既节省人工成本,又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修复质量。
以科技赋能水环境保护,将“治水”变“智水”,本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还特设“长江保护与流域治理”专题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37000cm威尼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湖泊流域水环境精细管理、土壤—地下水相关研究、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复杂水系统关键技术、长江岸线保护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围绕智库建设和政产学研各方共性需求,加快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织密“合作网”、做大“朋友圈”,构建长三角共解难题、共享发展的科创“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