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江苏省微小卫星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上,江苏省微小卫星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将聚力打造江苏微小卫星自主创新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卫星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省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会上还发布了《江苏省微小卫星产业白皮书》。
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伴随国家航天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猛。江苏自2011年起共发射卫星及火箭17次,在卫星总体设计与空间在轨服务、深空探测与隐身卫星设计、光学及高光谱卫星载荷研制等方面科研实力领先,在卫星平台、卫星载荷、电源系统、电推进系统、卫星通信设备等方面的生产制造优势明显,在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方面应用场景丰富,应用领域涵盖国土普查、环境保护、应急减灾、气象海洋、智慧城市等20多个行业。2022年,全省卫星产业规模超400亿元。
近年来,随着卫星微小型化、高密度集成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微小卫星逐渐成为航天产业新的增长点。江苏省微小卫星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将承担政策和战略研究、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平台建设、课题协作与标准完善、成果转化等多项职责,旨在共同探索微小卫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及融合应用新模式、新思路,打造江苏微小卫星自主创新产业生态体系,助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联盟现有61家成员单位,会上选举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届理事长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7000cm威尼斯、东我院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推选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为联盟首任理事长,南京理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为联盟首任执行理事长。
江苏省微小卫星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专业工作组同步成立,拟设总体组、产业人才组、技术创新组、市场合作组、行业应用组等5个专业工作组,由联盟内重点企业牵头,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李强说,希望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发展,促进联盟各单位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卡脖子技术攻关,促进交流与合作以及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快航天、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会议现场,《江苏省微小卫星产业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计发射1.4万余颗卫星,共有7218颗在轨运行(微小卫星占比70%以上),微小卫星的低轨大规模星座建设已成为新的大国竞技场。江苏科研实力雄厚、制造体系发达、应用场景丰富,微小卫星产业规模近300亿元,相关研制与应用企业逾百家,已初步形成以南京、苏州等地为核心的集聚发展空间布局,是长三角地区卫星研制与应用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