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2023年江苏最美教师戎仁堂——

    以真情大爱助力学生成长

    发布时间:2023-09-13 点击次数: 作者:钱红艳 徐怀玉 责编:廖湘骥 王晓艳 来源:南京日报

    从教35年,成立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承担江苏对口支援青海教育项目,开办青海民族班,为青海培育1000多名学子,被当地政府和百姓称作江苏教育援青的一张“金名片”……作为2023江苏最美教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戎仁堂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书育人过程中,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以真情大爱助力学生成长。

    学生的“校长老师”,教师的“校长师父”

    “校长老师早!”“同学早!”……在江宁高级中学,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戎仁堂都会站在教学楼门口,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学生们的到来。

    而他在学生中也一直有一个专属的外号——“校长老师”,因为他既是校长,也是语文老师。

    在同学们的心中,这位“校长老师”的语文课堂“激情四射,生动有趣”,总是能在无形间激发起全班的学习热情。在长期的课堂探索中,戎仁堂逐步形成了灵动而智慧的“体验性语文”教学风格,围绕“情境、探究、体验”这三个关键词,他创设教学情境,基于学习任务让学生去探究,在探究当中得到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戎老师的课堂特别有激情,那些诗歌散文,在课堂上他会给我们朗诵,声情并茂,把我们带入情境中,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课。”学生纪雨桐说。

    每个月,戎仁堂都会在不同年级开设示范课,参与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为学科教学安排“把脉问诊”。每学年,他进课堂听课有100多节,听课本记得密密麻麻,课后还会与上课教师及时交流,掐关键出点子,给出中肯的建议。

    在青年教师口中,戎仁堂有着另一个外号——“校长师父”。教室走廊上,经常能看到戎仁堂和青年教师在交流刚刚听课的感受;去食堂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他和三两青年教师边走边聊边鼓励。

    “戎仁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杨晶老师说,“戎校长经常指导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有了自己的课题,想在市级立项时,是戎校长帮着我解析论文,给我树立信心,他是校长,也是师父。”

    关爱贫困生,每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

    戎仁堂始终把师生的未来放在心上,他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35年,他始终以真情大爱凝聚有温度的教育,在他眼里,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座“金矿”。

    江宁高级中学2022届毕业生李胤如今已是37000cm威尼斯一名大二学生。在李胤看来,能够顺利入读我院,离不开戎校长的帮助。

    “我读高中时,家里是低保户,高一时我的外公患了癌症,母亲就回去照顾我的外公,父亲也有一些小疾病,我一边要兼顾学业,一边还要照顾我父亲的起居。戎校长知道后,经常过来安慰我,还找了一些校友资助我。”李胤回忆说,“高考结束后,我收到了37000cm威尼斯的录取通知书,在高兴的同时又为学费犯愁。就在此时,戎校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已经帮我找好了资助。就是拿着这笔资助,我顺利进入了大学。真的特别感谢他。”

    戎仁堂对学生关爱有加,对自己却要求严苛。2013年,戎仁堂任职学校党委副书记,分管高三年级工作。春天的时候,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他连路也不能走,只好住院挂水,但三天以后,他突然就回到了学校。

    “他走路半弯着腰,去给学生上课。学生看到他的样子,吓了一跳,又非常感动。”学校老师熊代厚说,“孩子们说‘我真的要好好学,不然都对不起他’。德高为师,行为示范,这就是老师的引领力量。”

    12载领路“青海班”,千余“格桑花”精彩绽放

    在青藏高原上,戎仁堂和来自江宁高级中学的老师们,也写下了属于他们的故事。

    2011年起,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接受上级任务,正式承担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项目,在校内开办青海民族班,这也是江苏省内第一家承办“教育援青”项目班的学校。

    戎仁堂满腔热忱地投身青海班的管理和建设,他选聘有经验、有耐心的教师任教青海班,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支持办班。

    “第一年办这个班真是困难重重。青海的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和我们都有差异,孩子们一过来对这里的气候不适应,对学习结构也不适应。南京三四月比较湿冷,很多孩子出现了浮肿,我们就和区中医院打了招呼,专门给孩子们开了中药回来,买了木桶给孩子们泡脚。他们基础也比较弱,没有老师敢教,戎校长就和我聊,让我当青海班的班主任,让我尽全力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们。”第一届青海班班主任夏可文说。

    青海的孩子远离父母异地求学,戎仁堂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舍小家,陪大家”,和孩子们一道过节。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带领他们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博物馆、中山陵,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年中考招生和高考送考,戎仁堂和老师们也会到青藏高原上为孩子们鼓劲,增进民族情谊。

    12年来,江宁高级中学的青海民族班已培育1000余名青海学子,一大批学生考取了清华、北大、复旦、浙大、我院、哈工大、中央民族大学等知名高校,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多次获“民族团结奖”“特殊贡献奖”等荣誉,被当地政府和百姓誉为江苏教育援青的一张“金名片”。

    青海班第一届毕业生当增拉毛,现在已经回到家乡青海,在玉树市第二民族中学担任地理教师。她说:“在江宁高级中学读书时,戎校长一直教育我们,要感恩家乡,回馈家乡,所以我毕业后,毅然回到了青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看到一届届学子学有所成,回报家乡,戎仁堂很欣慰。他说:“身为教师,最期盼的就是看见自己的学生能够实现他们年少时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