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归家前沿论坛暨第二届外国文学研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7000cm威尼斯、香港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等8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宗旨和意义。
图为论坛现场 通讯员供图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波、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吴波提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对于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推动作用。查明建回忆了中外文学中家的想象在沟通人类中的作用,认为此次会议对推动外语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开幕式由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献珑教授主持。
会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归家这一课题,十二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外国文学研究转向”“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性重释”“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归家新解”等议题发表演讲,深入探讨了西方现代性造成的人类精神创伤和失家问题,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文学批评和人类归家想象的意义,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外国文学研究转向”这一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彭青龙教授探讨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找到一条中国式外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道路。37000cm威尼斯外国语学院杨金才教授基于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趋势,从文学的本质、价值取向切入,探讨了文学研究的“理论面向”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刘建军教授从中西思维差异出发,阐述了两种文学的不同走向,指出一切文化研究归根结底是思维研究,思维方式差异的比较是开展文学比较研究的前提。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针对“外国文学中国化”的问题提出,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中国的外国文学学者既要发扬先贤对待域外文学时坚持“问题与立场”的优秀传统,又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思考“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课题。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性重释”这一主题,查明建把现代性间性作为研究世界文学关系的一个视角,现代性间性为探讨世界文学关系深层的诗学和文化逻辑提供了一个生发性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曾艳兵教授以卡夫卡为例,探讨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明显的“流散性”,今日蓬勃发展的流散文学可以从卡夫卡那里找到源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曹莉教授从吴宓所倡导和践行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和教育观入手,考察美国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白璧德对吴宓的影响,并以此揭示以美国新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学衡主张”对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价值与局限。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枫教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本土现代性”,需要具备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文明视野。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归家新解”主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从马华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入手,剖析了二战前马华文学受中国文学影响的具体表现、二战后马华文学的本土化与中国性、马华文学的命名与文化属性之争等问题。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敏教授围绕卡里普索这一起源于对奴隶制的抵抗的音乐类型在作家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和赛尔文的《孤独的伦敦人》中的再现,探讨其在加勒比社会文化认同上的重要影响,由此丰富我们对现代性之矛盾性的理解。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尚必武教授以麦克尤恩的《钢琴课》为例,详细分析了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离家与归家行为,并由此讨论了人物在离家过程中的反叛行为、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与选择,以及离家后对自我身份的探求。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昀教授提出,基于“大我”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从伦理基础上把关系设置为我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类连结为自由、能动的整体,消除了难民和“难民”产生的根源。
本次研讨会同步设置六个分论坛,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中西现代性的差异,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归家的问题。本次会议将有助于提升外国文学研究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促进外语学科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