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江苏推动科技镇长团优化转型——

    建好产业“智囊团”,更好服务强链补链延链

    发布时间:2023-09-01 点击次数: 作者:林元沁 责编:纪理想 王晓艳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寄予厚望,赋予江苏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中,都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

    8月29日,省委人才办召开全省科技镇长团工作推进会,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科技镇长团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安排,强调要在优化转型中更好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为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5年,从单支劲旅到“万马奔腾”

    “在今年3月举办的一次洽谈会上,我了解到邳州市实现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深受触动和鼓舞,主动报名参加了科技镇长团,希望也能在江苏干出一番事业。”会上,省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团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广睿的一段分享,引起不少共鸣。

    90后归国博士、从事高性能半导体激光芯片研发工作、参与过多个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这位带着颇多“光环”的青年人才,是近万名江苏科技镇长团成员之一。

    科技镇长团组建15年来,江苏从520多家高校院所、中央企业、部分国家机关及省有关部门遴选9479名骨干人才,到全省105个县市区(开发区)、1030个乡镇工作。通过科技镇长团,700多家高校院所与我省各地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共建各类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8309个,2万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镇长团已成为江苏人才与科技创新的一个品牌工程。

    从“一团”到“千团”、从十人到万人,科技镇长团从单支劲旅到“万马奔腾”,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县域创新发展深度赋能。是什么吸引了这些“教授书记”“博士镇长”纷至沓来?

    “科技镇长团开辟了一条人才工作服务基层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有效对接的新模式。”不少团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精准对接地方需求、链接创新成果、积极推动协同攻关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的同时,他们也获得了干事创业、锻炼本领的绝佳机遇。

    在无锡市滨湖区挂职期间,滨湖区科技镇长团团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机械申诉一处副处长于文波敏锐地观察到,半导体产业领域知识产权高度密集。他充分发挥自己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后方单位资源优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成功推动全国半导体产业首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滨湖区落地,有望助力长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

    “科技镇长团成员大多是教授、博士,每一名成员背后都联系着一门学科、一所学校甚至一连串高校、科研院所,对于基层来说,都是过去请也请不来的产业紧缺人才。”镇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娟说,镇江各县、乡、园区承载着大量的产业企业,对科创和人才资源有着强烈渴求。得益于科技镇长团,镇江与124所高校科研机构实现战略合作。比如,第五批团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刘英杰挂职期间推动在镇江成立北航研究院,并在挂职结束后留镇担任研究院院长近10年,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5位、成功孵化科技型企业超百家。这样的成果,不胜枚举。

    69个产业团,助攻区域“产业强链”

    记者注意到,为了适应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科技镇长团队伍选派有了进一步优化提升,选派方式也越来越基于选派单位与地方产业发展优势的匹配度、关联度——在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649人中,75.8%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80%拥有博士学位;来自省外350人、占53.9%。94.8%的成员所从事专业与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紧密相关。

    “今年开始,我们改变以往县域组团的做法,按照设区市统筹、围绕重点产业组团的方式,推动科技镇长团瞄准区域‘产业强链’所需,把做强现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上,积极发挥智库参谋、科技服务、以才引才‘桥梁纽带’作用。”省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全新亮相的69个产业团,包含前沿新材料团10个、集成电路团9个、智能制造装备团9个、新能源团9个、乡村振兴团9个、生物医药团7个、其他产业团16个,以加强资源整合、力量融合,精准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省还从设区市发改、科技、工信等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中择优选配69名产业指导员,全程参与团员选派、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陆伟就是产业指导员之一。他认为,此次优化转型顺应了我省产业科技发展新形势、呼应了地方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新需求。“我计划带领团员走进重点企业生产一线、公共研发机构实验室熟悉情况,把准新材料产业链需求‘脉络’和人才链需求‘层次’,形成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路线图’。同时,围绕新材料产业企业需求清单,鼓励团员导入资源参与‘揭榜挂帅’,协助解决‘卡脖子’难题等。”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团内外联动,推行‘1+1+1’工作模式,即指导一名团员、会同一名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下沉到一家链主企业中,常态化做好联系服务,充分挖掘企业科技人才需求,推进对接高校资源,面向全球招引优秀人才。”作为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团团长,37000cm威尼斯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俞红海表示,将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加强考核督促,层层压实团员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深度推进,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上下游资源、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架桥铺路,在推动“四链”融合中显身手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中,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优化转型后的科技镇长团,如何在以才引才、科技攻关、链接金融资本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将科技镇长团工作与学校“三大对接计划”无缝衔接,即各工科学院对接一个大院大所,开展协作攻关;结对一个产业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与相关重点行业企业对接,共建校企研发机构。“今年我们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乡村振兴等领域,选派了12名协调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前去挂职,进一步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说。

    “服务推动‘四链’融合,需要坚持内引外联、精准服务,重点挖掘各类实验室、科研基地、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载体‘吸附’功能,集成化引进人才和创新资源。”陆伟表示,将支持团员到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科创平台任职、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从“服务员”到“主人翁”的角色转变,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团员后方单位合作,探索共建人才培育基地,瞄准省“登峰计划”“双创计划”招揽人才,助力常州打造新型碳材料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之地”。

    这些年,上海交通大学累计选派193名骨干教师,每年有近20名优秀青年人才奔赴江苏大地,推动共建上海交大苏北研究院、海安上海交大智能装备研究院等,探索形成“科研助推产业、产业引导科研、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镇长团牵线搭桥,学校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与江苏实现合作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科技镇长团面向产业组团提升优化,能更好聚焦产业发展,我们也将继续发挥上海交大资源优势,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