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推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发布时间:2023-08-30 点击次数: 作者:责编:廖湘骥 王晓艳 来源:南京日报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今年中共南京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明确了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GEP)实现机制改革的具体任务。高淳区先行先试,在量化生态产品价值、盘活生态资源资产上改革探索,为绿水青山贴上价格标签,以绿色标尺丈量生态家底,为“两山”转化打下科学量化基础。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标准体系、全省首个市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地方标准、全省首个GEP专项考核意见、全市首笔“GEP生态价值贷”“山水林田湖”收储运营……一个又一个改革探索实践落地见效。现刊发中共南京市委改革办、高淳区委改革办联合调研组的《高淳GEP实现机制改革的改革路径与现实挑战》一文,管窥“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GEP)实现机制改革”的南京路径。

    实践:推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近年来,高淳区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导向,把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重要抓手,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量化生态产品价值上先行先试,在盘活生态资源资产上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新路径。

    探索建立“生态账本”。联合37000cm威尼斯、中国计量大学等专业团队挂牌成立GEP研究工作站、GEP标准化创新中心,制定构建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一套核算表格、一个考核办法、一批应用场景“五个一”体系,制定发布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标准体系、全省首个市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地方标准。今年以来,高淳区继续升级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共发布728项核算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03项、行业标准190项、地方标准108项、团体标准1项、制定内部标准226项,有效填补了全省该领域标准的空白。

    分类标注“价格标签”。科学选取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人居文化3个一级指标,以及农业产品、土壤保持、大气维持与改善等18个二级指标,为蓝天碧水、公园绿地、河流湖库等生态资源贴上价格标签,2020年高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为1656.07亿元,为当年GDP的3.2倍,较2019年增长5.1%。探索整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展开调查监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确权赋权,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全区12.86万宗农房宅基地权籍调查基本完成,农房确权登记工作登簿率达100%。

    有序开发“绿色资源”。从生态资源供给侧与市场需求消费端出发,实行生态权益总量控制—配额交易机制,探索制定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规则、交易程序,试行生态银行等发展模式,推动生态资源一体化管理、开发和运营,在全市推出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目前共完成11个地块、100亩用地出让,完成抵押贷款4笔、授信额度1.19亿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项目获市金融创新推进奖、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市唯一国家试点。

    经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共振、绿色发展全面转型

    得益于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高淳在生态优先的价值认同上更加深刻,在生态立区的路径选择上更加坚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共振,有效助推了绿色发展全面转型,形成了一批改革实践创新案例。

    突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应用性,树牢绿色发展导向。高淳把开展GEP改革作为突破口,一手为绿水青山明码标价,以绿色标尺丈量生态家底,为“两山”转化打下了科学的量化基础。例如在GEP测算体系中,生态调节服务价值设有专门反映空气价值的“固碳释氧”指标,经测算高淳区固碳释氧换算成经济价值约为62405.76万元,其中中国第一国际慢城所在地——桠溪街道最高、达到13358.40万元。以此为指向,高淳区围绕桠溪国际慢城开展申报工作并于2021年获得“中国天然氧吧”荣誉;一手将GEP嵌入到考核体系中,在全省率先出台GEP专项考核意见,对全区部门、园区和街镇共29家单位试行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制度,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有力调动了各级干部抓生态保护、抓绿色发展、抓“两山”转化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效促进GDP和GEP的规模总量、转化效率实现两个协同较快增长。

    注重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推动改革利民。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过程中,高淳始终把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摆在首要位置,精准对接、更好满足人民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45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镇实现全覆盖;而且让好山好水好空气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桠溪街道蓝溪村以民宿“生态价”的方式,将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要素纳入民宿定价范围,一房难求、一席难求,村民收入也由十年前的人均不到1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5万多元。在GEP改革的催化下,推动了绿色发展指数与生态惠民水平两个同步提升,2022年高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702.3元,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为全市郊区最低。

    增强改革创新的穿透力攻坚力,加速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高淳先后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通过把GEP工作与各类试点改革相结合,有效放大生态价值、激发农村活力,构建“人地钱技”等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新机制。例如,创新绿色金融新模式,联合金融机构制定GEP抵(质)押贷款操作实施细则,高淳区国华水草栽培专业合作社获得全市首笔“GEP生态价值贷”,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趟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推动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公共服务向下聚焦、资源要素向下倾斜,例如漆桥街道高岗村作为全省首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创新探索“小乡村+大学府”模式,对17.3亩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入市交易,对2966平方米闲置农房开展盘活利用,构建了产业策划、文创开发、高端民宿等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探索:持续推动自然资源价值重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淳将聚焦涵养生态本底价值、做响生态农业品牌、深化生态金融改革等方面,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突出问题对实现机制与破解之策进行深入探索,持续推动自然资源价值重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提升和释放生态环境的潜在经济价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两山”高效转化贡献高淳方案。

    一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全周期运营体系。健全生态产品监测机制。优先选取具有高淳特色的重点区域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清查、确权登记,全面掌握自然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等级、经济价值、权益归属和开发利用等信息,制定高淳区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建立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探索设立市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形成“一张底图、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数据管理体系。优化生态价值核算体系。通过在“一山一湖一园”(游子山森林公园、固城湖、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开展特色地域单元核算试点,进一步优化推动高淳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迭代升级;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等GEP融资模式,努力将高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打造成为江苏生态改革特色成果。创新生态资源交易流转。研究制定高淳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管理办法,细化交易品种和管理服务主体职责分工、交易程序、交易方式,探索成立高淳“山水林田湖”收储运营主体,推动自然资本对接产业资本,基于水域、湿地、农田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产业化经营,通过品牌认证、生态标识等方式培育生态产品区域品牌,促进生态资源的变现转化。

    二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多层次转化渠道。聚焦生态农业复合化发展。通过生态产品价值显化带动农业普惠创新,全面加强“固城湖”“国际慢城”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特别是依托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固城湖螃蟹市场、食品产业园等载体,以螃蟹规模养殖为发展基础,协同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运输、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以绿色“催化剂”力促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工业经济迈向中高端。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不断壮大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促使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厂区”升级改造,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低碳环境治理等绿色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打造节能环保、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加速生态旅游全要素提升。在山慢城区域积极开发“研学教育+温泉度假+森林康养”等新模式,迭代升级文化创意、旅游度假等产业;在水慢城区域鼓励发展以渔家水产风味、荷蟹特色风情为主线的圩区农家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文慢城区域挖掘以高淳老街为核心的明清历史文化民俗,推动优质生态成为全域旅游的“金名片”。

    三是巩固生态产品价值制度性实践成果。优化生态保护制度供给。充分运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补偿实施机制,建立与丘陵、水体、耕地等生态产品价值挂钩的生态保护补偿管理机制,探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保证金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国土资源、林业资源、风景名胜区资源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提高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成本。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形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着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产权流转、继承和有偿退出机制,拓宽农村集体产权担保、抵押等权能。探索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保值增值,拓宽绿色直接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各类绿色债券产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探索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信贷产品,鼓励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开展水权和林权等使用权抵押等绿色信贷业务,支持生态产品产业发展。

    [作者为中共南京市委改革办、高淳区委改革办联合调研组。执笔:熊寒喁、姜耀、徐捷康(中共南京市委改革办),孙军、孙韧、刘翔(中共高淳区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