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淮剧“涟水现象”,一个县级剧团的突围

    发布时间:2023-08-17 点击次数: 作者:潘昌国 责编:焦钰茹 王晓艳 来源:新华日报

    “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繁荣发展文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涟水淮剧团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执着追求,融入淮剧艺术细胞,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创排了“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等一批精品力作,被誉为淮剧“涟水现象”。前不久,全省基层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涟水召开,淮剧“涟水现象”又一次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火爆“出圈”。

    塑造艺术典型是催生淮剧“涟水现象”的重要标志。涟水淮剧团敢于突破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思维定势,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在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上,突出人物典型化、典型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艺术化,着力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新人物、新形象。早在十五年前,当时苏北村官大多数存在着低文化、老年化的现象,而在原涟水县南集乡的村干部队伍中,却多了一群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年轻人,这就是江苏省首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首次出现的大学生村官,无疑是淮剧艺术关注的焦点和需要挖掘的典型富矿。为此,剧团召开支部委员、主创人员联席会议,在反复讨论、论证可行后果断决定,创排一部大学生村官的戏。主创人员走进全县21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终于“挖”到一个叫“钱多多”的女孩,连续跟踪陪伴40多天,体验她带领群众科学养鸡致富的闪光亮点,将其真实故事和人生经历,凝聚成剧中人物典型。2011年,带着泥土气息的《鸡村蛋事》犹如一匹“黑马”,在当年全省近10部大学生村官戏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淮剧节、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等19项奖项,许多同行投来惊讶而赞许的目光。实践证明,艺术典型塑造,只有因时而兴、顺势而为、乘势而变,才能为时代留下更多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和经典。

    坚定艺术立场是催生淮剧“涟水现象”的价值取向。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鸡村蛋事》首战告捷,既“战”出了剧团的信心,也为剧团找到了发展方向和路径:站稳人民立场,写农民事、演农民戏,植根乡土,讴歌时代。在剧团看来,艺术角色的本位是人,只要充分表现人心人情人性,农民形象就会立体饱满,农村戏同样具有思想性,充满时代感。2017年,以留守村官为原型,第二部现代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又震撼登场,该剧创新讲述了一个“吃亏是福”、没有受过任何奖励的留守村官的故事,被誉为“村官戏的又一次突破”,原文化部部长雒树刚称赞涟水淮剧团是“全国院团特别是基层院团学习的榜样”。事实表明,只有创作与时代贴题、与群众贴心的作品,才能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

    加强艺术创新是催生淮剧“涟水现象”的动力源泉。在创作“村官三部曲”第三部作品时,正值全国风生水起的扶贫大潮,涟水是江苏重点贫困县之一,如何在扶贫戏中突围,用淮剧艺术表达一个富有个性的扶贫故事,几个月下来,涟水淮剧团把涟水的每一个贫困村跑了个遍,终于挖掘到一位“扶贫村官”的鲜活故事,一出生动反映文化扶贫的新戏《村里来了花喜鹊》又被搬到舞台上。“花喜鹊”从弘扬乡土传统文化、保留红色革命历史遗迹的角度出发,通过组建“喜鹊村”淮海锣鼓队、开办花鼓生产厂和说服“镇长”保留抗日大食堂等方法,让非遗和革命文物“活”起来,使“喜鹊村”既摆脱了贫困,又传承了非遗文化和红色精神,彰显了艺术创作与重大历史事件同频共振的特征。37000cm威尼斯文学院孙书磊教授认为,在题材、立意上,该剧比其他同样题材剧作散发出更多沁人心脾的泥土味。不仅如此,该剧与一般只是简单地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扶贫剧作不同,而是通过关联传统文化宣传和革命历史教育,从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中寻找解决农村经济脱贫的最佳方案,在农村题材叙事与主旋律主题表达上,找到了具有思想深度的结合点。暗藏机锋的对话,夸张的动作冲突,胜于语言的肢体表达,以及带有喜感的声腔与音乐设计,恰到好处的灯光使用,体现了该剧守正与创新的高度结合。

    把握时代脉搏是催生淮剧“涟水现象”的时代品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涟水淮剧团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时代使命,以现代轻喜剧为表现形式,写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唱农民的腔,成功打造了现代淮剧“村官三部曲”,生动抒写了大学生村官、留守村官、扶贫村官三大主人公,全方位全景式展示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从2021年开始,又推出“党员三部曲”中的《哎呦,我的憨哥哥》《村里有个管得宽》,着重反映基层党员面对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质朴情怀。除此之外,所创作的《一只口罩》《芝麻官钻笆斗》等经典小戏,以基层干部面对人情与党性的考验时,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充分展示党员干部的高尚品质和党的建设丰硕成果,演绎了普通党员平凡而伟大的时代风采,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谱系里的先锋形象。从内容到形式,彰显思想性,体现时代性,富有艺术性,贴近群众性。

    坚守艺术理想是催生淮剧“涟水现象”的鲜明标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守初心,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为时代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才能走出绚丽的戏剧舞步。涟水淮剧团始终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送戏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每年演出120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涟水城乡。县淮剧团副团长殷金龙说:“每次彩排,演员们个个铆足劲,将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过细,力求达到完美状态。”老演员王春华为一个“抢背”,伤了脚骨,拖着一只伤脚毅然走上舞台;支部书记张献忠,每天坚守排练场,脚肿得像馒头,鞋子都脱不下来,还自嘲自己的脚很“卡通”;白玉兰奖获得者许晴为了保护嗓子和缓解多年沉积的伤痛,膏药、地塞米松是她随身带的“小锅饭”。好的角色,不能仅当鲜花,还要扮绿叶,“托”着剧团、“托”着剧目、“托”着主演。同样,剧团也“托”着自己。涟水淮剧人正用“小我”托起“大我”,汇聚起“团”的力量,让初心使命镌刻在淮剧艺术事业的发展旗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