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活动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顾锋出席报告会并致辞,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邱小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分别致辞。专家组组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忻平主持专家对课题评议并作总结发言。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等参加报告会。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文锋主持第一阶段开幕式。
顾锋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经过127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布局基本思路汇总之下,学校一直把文科作为重要方向予以支持。近年来,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非常迅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势头强劲。他认为,发挥礼仪在国家形象构建、意识形态建设、社会秩序维稳、民用教化等方面的功能价值,红色礼仪是伴随着共产党诞生发展创设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文化标志。该重大课题针对性强,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他对课题寄予期望,希望课题组在概念解读、理论创新、成果提炼方面,能够真正做出全面系统的梳理,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价值研究成果。
邱小云认为,探索红色礼仪建设的历史渊源,回顾红色礼仪百年的发展轨迹,对于新时代深化党史研究,推动开创中国礼仪之邦的新境界,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新亮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立意。他认为,此次课题选取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要求,选题意义重大,实践性强,可开拓研究的前景广阔,希望课题组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契机,不断推动有国家水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为深化全国红色文化、红色礼仪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邢云文提出,“红色礼仪源流研究”重大项目是马院2022年重大的标志性成果。他认为,课题组的研究要着重围绕“两个结合”,尤其需要关注“礼仪文化和我们党百年奋斗当中形成的红色礼仪文化结合起来”加强学理性阐释,取得重大原创性的一系列成果。学院将为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推动课题组研究的系统展开。
报告会第二阶段进行重大课题介绍及子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高福进介绍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黎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景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海利,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分别作了发言。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主持课题组汇报。
忻平主持报告会第三阶段专家对课题的评议。与会专家围绕课题内容分别进行评议、讨论。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认为,课题组实力非常雄厚,课题论证有新意、非常扎实深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把创新性内容有所挖掘和呈现;要进一步厘清子课题的逻辑;在聚焦核心问题的同时要适当拓宽研究视野。
武汉大学教授丁俊萍表示,“红色礼仪源流研究”这个项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于“红色礼仪文化的流”,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是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可以深入的挖掘,分量应该加重。对现行红色礼仪文化的研究成果,应该及时写成咨询报告并提交给国家有关方面,为完善我们党和国家现行礼仪制度作出贡献。
37000cm威尼斯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海洲结合自身已有研究,提出两个课题面对的共同问题与挑战。他认为,要处理好“源”与“流”的问题,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红色礼仪内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当代红色礼仪与民间仪式的关联展开。同时,课题组可以关注红色礼仪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他希望两个课题组日后有更多交流机会,共同为进一步完善大党大国制度,以及提升千年礼仪之邦国内国外影响作一些贡献。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段治文认为,课题符合今天国家的关切,实际上也是服务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表现。他强调,要适当增强关于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分析,因为红色基因的源头内涵甚至象征意义的分析,会凸显红色礼仪的重大意义。通过红色基因解释,红色文化宣传,进一步展现为红色礼仪的表达,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方略和科学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锡喜从个人研究经历阐述了“源”与“流”的关系。他提出,学理研究、哲理研究还要体现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他建议学理研究加强必要性和可能性相统一的论证。
报告会第四阶段分为两个专家点评环节,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周凯主持。
《新华文摘》杂志社高级编辑胡元梓提出,从“礼”和“仪”的角度理解课题,从传统文化角度讲,礼的根本意识就是一种制度;仪就是一种形式,实际上就是制度方面的一种形式。课题可以关注如何与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机联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研究员认为,要立足现实需要考虑红色礼仪研究重要性问题,通过对源流的研究,最后形成一套关于党和国家红色礼仪的规范,也是我们最重大的成果。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认为,“两源”即传统文化之源,西方制度示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晓强认为,讲礼仪的时候有几方面内容要注意,一是礼仪的内容是什么?二是礼仪功能是什么?三是礼仪的形式是什么?怎样通过礼仪促进党内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立伟表示,要厘清关于礼仪的核心理解;可以拓展研究视角和领域;要关注红色礼仪的规范性功能。黑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求是学刊》编辑綦岩认为,红色礼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践行着“四个自信”,铸造着历史自信,进而凝聚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力量。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史林》编辑部主任徐涛提出,红色礼仪的“源”可以关注近代以来的文化流变;红色礼仪的“流”要注意直线发生和曲折发展的辩证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维复认为,要将红色礼仪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灵感,探寻新的研究思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涵锦提出,“红色礼仪源流研究”标题十分精简,这在重大课题申报上是十分罕见的。外延、界定少了,就对内涵上的深挖提出更高要求。他表示,应该更加重视礼仪,不要简单等同于仪式。《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历史学编辑室主任刘莉副研究员认为,课题组的研究一定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历史文化现象的源流和渊源,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史和文化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社会科学》副编审史拴拴认为,“红色礼仪源流”选题与期刊选题高度契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希望团队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董玉山主持报告会闭幕式阶段。忻平宣读专家意见。他提出,经过专家组交流评议一致认为,以高福进为首席专家的研究课题,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学术背景。忻平表示,课题组要深入理论研究,注重课程应用的分层分类,加强田野调查和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相信课题组能拿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体现中国的文化魅力、价值观念和国家形象,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道路。
高福进回应意见并致谢表示,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给出的具有针对性与学理性的意见,受益良多、深受启发。高福进代表课题组表示,团队一定会全力以赴,圆满完成课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