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批新能源客车从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领锐)厂区缓缓驶出,通过上海港出口韩国。第五批产品“出海”也提上日程,预计将于8月初启程。
今年以来,恒天领锐市场表现强劲,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91台,同比增长近27%,合同金额同比增长超204%。
规上工业企业体量大,实力相对雄厚,是地方经济的“压舱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我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465家。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分别较1—5月份和一季度加快0.1和0.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先进制造业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国轩新能源智能制造项目生产基地内,生产线马力全开,经流水线合浆、涂布、辊压等十余道工序,一块块银白色的磷酸铁锂电池陆续“下线”。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国轩高科主要生产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等,已成为大众新能源汽车标准电芯正式量产定点,今年开始供货。
“目前在手订单已经排满全年,出货规模、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国轩南京项目3家工厂已实现产能近7吉瓦时,产值约60亿元。”国轩新能源生产副总韩强介绍。
市相关部门表示,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增长势头强劲。其中,智能电网、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保持高速增长,1—5月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6%、6.8%、53.7%、74.3%,相关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南瑞继保作为智能电网集群龙头企业,上半年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该公司继电保护产品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行业排名国内第一、世界前三,其中超高压控制保护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40%。
6月30日,国网浙江电力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宣告投运。作为该工程的核心供应商,南瑞继保提供了全套柔性低频控制保护系统等核心设备,通过300兆瓦满功率试验、低频线路人工短路试验等严苛考核。
激活高技术产业“主引擎”,重点行业贡献提升
“今年上半年海内外市场协同发力,南京工厂已出货2000台,出货量和产值同比均增加一倍。”牧星智能公司标准品事业部总经理何梓杰介绍。
牧星智能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主攻物流机器人板块,从2018年起,其仓储机器人产品就远销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地,目前超过80%的订单来自海外。
今年年初,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虚拟边界草坪机器人”,通过碳足迹计算、回收材料使用、产品的可维修指数等多维度评测,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集团颁发的绿色产品证书。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这张证书,该产品成功进入全球最大零售商的销售体系,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分别开拓了多个千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
医学显示器是南京巨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发力的赛道之一,其医学影像精准识别与处理方面的国际发明专利填补了多项全球专业领域内空白。
作为全球医学影像显示领域领头羊,今年以来,巨鲨医疗市场表现持续向好。目前,其显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近65%,在全球范围内也拥有稳居前三的市场份额,产品同时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30亿诊疗人群。
高技术产业成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96.7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6.8%、7.3%、16.7%。
值得关注的是,重点行业贡献提升。十大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27.5%,较一季度提高39.8个百分点。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小巨人”有“大能量”
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气支撑和阻尼技术细分领域,汽车气弹簧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二,洗衣机减振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
“苏世博6σ((6-sigma))智能制造工厂于2021年4月建成投产。这些年,产业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等方面的跨越式提升,为苏世博在日韩市场乃至亚太区的业务战略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总经理唐峰介绍。
近日,工信部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结束,我市共有107家企业入围,总数超过前四批总和,新增数量全国第八,创历史新高。全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总数实现翻番。
规上工业企业稳步增长,专精特新企业加速释放“大能量”。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5.9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150.2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5.5%。
近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打造“十百千万”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对首次获评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
实施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走进37000cm威尼斯、东我院学等在宁高校,专精特新企业发布需求119个,高校发布科研成果231个,85%的专精特新企业与在宁高校保持密切技术创新合作。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连续五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文件,连续四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位居前列。去年以来,10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占全市新增上市企业数量近一半。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政府部门持续发力。近日,高淳区发布2023年度《高淳区精准支持企业与产业链发展若干意见》,对首次列统的规上工业企业奖励金额由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