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论述明确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共性特征的同时,基于本国实际国情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理解和明确世界现代化演进的一般规律、共性特征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国特色,对于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区域率先:
世界现代化演进的一般规律
英国、法国、德国等现代化先行国家的历史进程和日本、韩国等后发现代化国家的赶超实践表明,区域率先是世界现代化演进的一般规律。英国工业革命最初发生在交通和资源条件良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沿线一带区域,该区域占英国经济总量约80%,不仅催生了像伦敦这样的世界级中心城市,而且发展成为西欧国家现代化的发祥地。法国的现代化先是向巴黎向心集聚,然后向塞纳河下游的里昂等城市扩展和集中,形成世界闻名的以巴黎—里昂为轴的大巴黎地区。德国“莱茵—鲁尔”地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煤矿资源,是德国重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度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并且孕育出了多特蒙德、波鸿、杜伊斯堡等许多国际知名的世界性城市。美国最早承接英国现代化力量扩散的地区是紧邻大西洋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其后逐步向美国中部的“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以及紧邻太平洋沿岸的“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扩张,这三大城市群现已成为美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柱。日本的现代化更是高度集中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等城市组成的太平洋沿岸区域,该区域占日本全国经济总量的80%左右,已成为日本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基于区域率先的现代化不仅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先发地区率先取得进展和突破后影响并扩散到后发地区的演进特征,而且在进程中也呈现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逐次发展的特征。
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决定了现代化发展要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其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可以大大加快全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深圳、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通过引领性、探索性发展,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实践样本与经验。深圳可以看作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在“政府引领、市场竞争、社会力量参与”这三大引擎的共同驱动下,被冠之以“深圳模式”。上海浦东可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带动各方面改革加快向纵深推进,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浙江发挥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示范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敢为人先”的温州现象、“无中生有”的义乌经验等,到进入新世纪“八八战略”的擘画实施,均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创新实践的新篇章。江苏发挥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路先锋作用,从“可以勾画”阶段开始,在经历了“积极探索”“走在前列”阶段,到发展为现在的“四个走在前”阶段,以区域性实践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成功践行了党中央赋予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这些实践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区域探索。
区域协调:
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间差距,进一步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具有深远意义。一是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要继续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实现现代化;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化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域;西部地区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进一步细化区域发展政策;东北地区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提高区域经济活力。同时,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打造跨区域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圈。二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根据各地区禀赋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着眼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一体化高质量为重点,推动长三角构建政策联动、产业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的一体化新格局;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在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四是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积极打破地区分割和市场壁垒,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作者为37000cm威尼斯经济学院博士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